首個《中國鐵礦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近日在北京啟動,這標志我國將從戰略高度,對鐵礦業發展進行系統思考、科學謀劃,破解鐵礦石原料供給高度依賴進口的鋼鐵困局,支撐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本次規劃編制由鞍鋼礦業公司牽頭承擔,將從總體發展規劃、專項發展規劃和重點區域發展規劃三個方面,以行業現狀為基礎,繪制礦山行業2016至2025年十年發展藍圖。按照規劃初步設想,未來十年,國內礦山將通過新建擴建、兼并重組等途徑,加快打造世界級礦山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在東北、華北、西北和華南等地區,組建6—8個礦石產量規模達到3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礦業集團;以最具資源優勢的鞍鋼礦山為龍頭,形成2億噸以上規模的特大型鐵礦山企業集團,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使國產礦比例達到50%以上,結束原料供給高度依賴進口的歷史。該《規劃》計劃于2014年底完成編制后上報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按相關程序審批、發布實施。
據了解,中國作為世界第四大鐵礦石資源國,擁有700多億噸鐵礦資源,但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卻高達70%。近十年來,國內鋼鐵企業因高礦價累計多支出原料成本2萬多億元,成為目前鋼鐵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的主要原因。隨著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和全球資源競爭日趨激烈,加強國內礦山規劃建設,建立鐵礦石戰略安全保障體系迫在眉睫。
擔任此次規劃編制小組組長的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鞍鋼礦業公司經理邵安林介紹,目前,國內礦山企業小而分散,資源利用率低、生產成本高,使我國鐵礦資源保障程度低、生態環境問題突出,難以保障鋼鐵工業原料的戰略安全,必須站在戰略高度整體謀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