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東盟、中東歐10國駐華經濟參贊、國內外有關商協會負責人聚首山東濟南,參加絲綢之路經濟帶高端商務對話會,共同探討山東省與東盟、中東歐在清潔能源、石油機械等“絲路經濟”先導產業領域的合作前景。記者采訪山東化工界人士了解到,山東化工行業正在搶抓先機,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開展與東盟、中東歐各國的合作。
“東盟所擁有的礦產品、塑料原料、橡膠原料、化學原料、棕櫚油等資源正是我們山東化工企業所需要的;而我們的輪胎、化肥及物美價廉的紡織化纖等產品,又被許多東盟國家消費者所青睞。因此,山東省化工企業與東盟化工企業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山東省化工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張福田告訴記者。
張福田介紹,以青島為例,青島作為化工尤其是橡膠產業的集聚區,吸引了眾多東盟企業的目光,已有新加坡萬邦集團、馬來西亞金獅集團、泰國正大集團等一批國際企業在此投資發展。
“東盟、中東歐等新興市場為山東化工產品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空間。當前國內化肥、輪胎等領域產能過剩,而山東又是這些產品的生產大省,可以在控制新增產能的基礎上,將一部分產品、產能外銷和轉移出去。”山東省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張洪民說。
山東化工企業進軍東盟、中東歐市場已有所行動。據記者了解,魯西化工、遠東國際等山東重點化肥企業的產品已獲得泰國等東盟國家的認可。2013年前11個月,山東對東盟市場出口化肥86.5萬噸。輪胎企業在傳統出口市場受到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制約后,更將目光轉向東盟、中東歐等新興市場。為解決輪胎原材料天然橡膠的制約問題,山東同濟萬鑫集團同其他4家企業一起,在柬埔寨開發1萬公頃橡膠園種植項目。
記者了解到,山東作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東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沿線區域,雙方經貿發展勢頭良好。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孫傳尚介紹,2013年,山東與東盟進出口總額310億美元,東盟成為山東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截至2013年底,山東累計在東盟投資設立企業457家,投資額36.8億美元;與東盟簽訂工程承包合同額50.75億美元。
東盟國家也看好與山東省的經貿合作。泰國駐華使館商務公使銜參贊程瑞聲表示:“山東是個非常有經濟潛力的地方,泰國與山東的貿易比較密切,未來還可能在這里建立領事館,為在山東投資的泰國企業提供便利。”
相對而言,山東與中東歐的經貿往來尚處于起步階段。愛沙尼亞駐上海總領事館商務領事馬鵬認為,山東與中東歐國家在清潔能源、信息技術和機械制造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在對話會舉行期間,山東—東盟項目合作辦公室、山東—中東歐項目合作辦公室成立,將成為集中承接、推介經貿合作項目的平臺。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