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產值占到工業產值的6成以上,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到8成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該省將環境治理的重點集中在解決能源結構不合理以及化工等行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上。
當好天氣成為一種“奢望”的時候,河南的大氣污染問題也到了不治不行、刻不容緩的地步。河南省環保廳廳長張慶義稱,一些地方大氣污染治理力度、進度,趕不上經濟發展速度和污染物排放增長的速度。下一步,河南省的環境治理將在解決能源結構不合理以及化工等行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上發力。
治霾 優化能源結構打頭陣
河南省環保廳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河南省每年消耗接近3億噸煤炭,產生的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物。
張慶義坦言,河南在環境污染治理上存在“三個不到位”:一是企業不到位,二是政府監管不到位,三是環境污染治理不到位。大力治霾勢在必行,而治霾的關鍵手段之一就是加快能源結構優化調整,轉變能源生產、利用和管理方式,大力提升天然氣使用比例和可再生清潔能源利用量。
據悉,2014年,河南將擴大天然氣利用量作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實施“氣化河南”工程,新增洛寧、汝陽等15個縣用上管道天然氣;著力提高煤層氣集約高效利用水平和利用率,重點推進鶴壁、焦作等礦區瓦斯提純利用項目建設;同時積極推進生物質能源示范省建設,加快南陽15萬噸/年纖維乙醇項目建設,因地制宜推進纖維乙醇聯產沼氣、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今年的目標是:爭取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0.5%。
減壓 三大環境工程作支撐
“藍天工程”:
2014年是河南藍天工程的起步年。按照《河南省藍天工程行動計劃》,到2017年,全省PM2.5濃度將比2012年下降一成,全省重污染天氣將大幅度減少,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針對化工等重點行業,河南采取的措施是:不新增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嚴控焦炭等高污染、高耗能項目; 未通過環評審查的項目不得提供土地和生產許可證;高污染、高耗能項目一律停工。
據悉,目前,河南省環保廳專門成立了大氣灰霾污染專項研究協調小組。按照部署,到年底,全省要完成大氣灰霾污染專項研究工作,查清河南大氣灰霾污染底數,客觀地分析空氣中污染物的來源。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省環保廳將對28個按照新標準監測PM2.5等指標的市縣按照空氣質量好壞排名次,每季度排名一次,并向社會通報。
“碧水工程”:
突出抓好產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強化企業污染排放監管,開展城市河流清潔行動,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總干渠兩側水源保護,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
記者從河南省環保廳獲悉,今年以來,駐馬店、鞏義等市對河流水質斷面多次超標、大氣污染嚴重、減排問題突出等環境違法案件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積極開展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對重金屬加工、危險固廢和化學品排放等行業進行深度治理。
“清潔工程”:
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治理部分地區重金屬污染,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美麗鄉村創建。
濟源市在清潔生產方面的做法是,積極鼓勵企業自愿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突出抓好“雙超”(超標或超總量)、“雙有”(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質)和高耗能企業的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同時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防治、測土配方施肥和秸稈還田技術,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轉型 構建綠色低碳新格局
按照剛剛發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指導意見》,今后河南省化學工業將堅持基地化、園區化、循環化的原則,推動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深度融合發展。
特大型能源化工企業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進行了積極探索,他們以焦化為“加油站”、“中轉站”,使產品向下游繼續延伸,形成了一條綠色高端產業鏈:煤—焦爐煤氣—氫氣—己二酸—尼龍66鹽—工程塑料—工業絲—尼龍66簾子布……打通了從煤炭到高性能纖維、精細化工產品,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尼龍化工產業鏈。
此外,他們還形成多條綠色產業鏈:從煤到煤焦油、針狀焦再到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產業鏈;從煤到氫氣再到硅烷、光伏產業鏈;從煤到工業萘、糖精鈉產業鏈等等。
談及產業鏈的綠色延伸,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梁鐵山深有感觸地說,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就要堅持綠色發展,把煤炭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鏈優勢。
洛陽石化表示,2014年將全面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環境保護工作貫穿落實于生產運行、建設發展的全過程,重點圍繞污染物減排與達標排放、改善作業場所及企業周邊環境質量和環保隱患治理三個方面開展工作。計劃在上半年開工建設污水分級控制口,增上污水流量在線監測設施、煉油輕質油鐵路裝車系統隱患治理、化纖污水場惡臭氣體治理項目(二期)和重整原料罐區排水流向改造四個項目,從而適應未來更高的污水排放標準要求。
河南大氣污染治理五大行動
●深化工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加大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行業的治理力度,嚴控顆粒物排放,治理揮發性有機氣體,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到2017年,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的排污強度下降30%以上。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明確產業主攻方向,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節能環保企業,做大做強鄭州、洛陽等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基地。
●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控制優化煤炭消費,到2017年河南省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70%左右。加快推進“疆電入豫”,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推進“氣化河南”工程,到2015年底力爭管道天然氣通達95%以上縣(市)和部分鄉鎮。積極發展綠色建筑,鼓勵既有建筑改造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加快農村清潔能源建設,力爭2015年生物質成型燃料產能達到100萬噸。
●加強城鄉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燃煤鍋爐集中治理,到2017年基本取消產業集聚區內分散燃煤鍋爐。強化揚塵綜合治理,到2017年重點區域9個省轄市建成區實現快速路以及主、次干道全面機械清掃。全面開展油氣回收治理,今年,河南省儲油庫、油罐車和加油站要按照標準完成油氣回收治理。
●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加強機動車環保管理,到2015年在用汽車環保標志發放率達到90%以上。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制定當地機動車保有量控制規劃。積極推廣環保節能車輛,到2015年新增公交、出租、物流等營運車輛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60%以上。全面提升油品質量,2017年底前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車用燃油。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