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金屬,見過液態金屬么?通過物理裝置,使這些特殊材料進行太陽能發電等,這就是合肥“科學島”上的專家們正在做的。3月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近日建成鉛鉍材料與熱工水力實驗回路并調試成功,可用于鉛與鉛鋰等其他液態重金屬冷卻劑實驗,以支持第四代鉛冷快堆及聚變堆等。
鉛基反應堆最有希望成為首個實現商業利用的第四代核能系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13年9月,第四屆國際液態重金屬會議上,俄羅斯代表表示計劃于2017年建成國際上首個液態鉛鉍冷卻示范反應堆,液態重金屬冷卻反應堆會成為首個實現商業利用的第四代核能系統。
但是,合肥“科學島”上的專家,早已開始從事液態重金屬冷卻反應堆設計與關鍵技術研究。2010年9月,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座多功能液態鉛鋰綜合實驗平臺DRAGON-IV成功運行。2011年初,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支持下,啟動了集鉛鉍反應堆材料腐蝕、熱工水力及安全實驗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實驗回路KYLIN-II的設計與研制工作,于2014年2月建成鉛鉍材料與熱工水力實驗回路并調試成功,實現了液態鉛鉍重金屬高溫、高流速等多物理場耦合實驗環境,為鉛鉍冷卻反應堆提供了必備的基礎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驗證平臺。
由于液態金屬材料具有高效導熱、高沸點、大容量儲能等優點,還可用于太陽能發電、零排放制氫、新型液態金屬電池儲能等工業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該回路還可用于鉛與鉛鋰等其他液態重金屬冷卻劑實驗以支持第四代鉛冷快堆及聚變堆等先進核能系統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