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主營收入7074.7億元,同比增長16.5%;主營活動利潤535億元,同比增長7.1%。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科學探討能力強勁。主要是國家對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儀器儀表產業表現出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國內儀器儀表行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在質量、技術、人才等方面的面臨挑戰。盡管如此,近年來國內儀器儀表仍表現不俗,并不斷加強自己的競爭力,并購海外公司,拓展海外市場。
幾年以來,儀器儀表行業增幅高于大部分制造業,主要得益于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科技進步、關注民生等有關政策措施的帶動。具體來看,產銷占全行業約40%的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因工業改造需求上升,其增幅高于全行業2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教育、車用、醫療等儀器增幅均超過20%;電子、實驗分析等科學儀器的增幅均接近20%。
隨著大規模的工業發展帶來了許多環境的污染,導致水質土壤分析儀器市場發展迅猛。面對日益污染的水資源,我國水質自動監測網絡體系建設步伐也在加快,這同時也為我國水質分析儀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和機遇。水質分析儀器行業被看好,并有望在未來五年內迎來5.5億美元市場,迅猛發展。近年來我國對污水處理的投資力度日益加大,尤其是以政府為主體的投資,加上醫藥、化工和石化工業等對污水處理的重視形成的市場需求提升,都使得水質分析儀器市場不斷擴容。根據相關市場研究報告稱,我國水質分析儀器市場2018年將達到5.5億美元,也將成為亞洲最大潛力的市場之一。
根據上述分析,目前國內十分看好水質分析儀器市場前景。盡管水質分析儀器有多個細分領域,例如:電導率儀、余氯分析儀、PH計、濁度儀等等,其中包括實驗室用,工業用,河流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市政污水處理和飲用水分析等,但目前發展最好的則是工業和實驗室用途的水質分析儀器。此外,就產品需求而言,目前我國市場更傾向于多參數測定儀器,同時價格也是不同忽視的因素。隨著我國水質分析儀器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未來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將成為水質分析儀器發展主要趨勢。我國本土企業也只有沿著這樣的路線發展,才能滿足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需求。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