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別在選礦行業的應用:采用加壓酸浸法處理低氧化鎂含鎳紅土礦,是采用高溫高壓直接酸浸紅土礦提取鎳鈷。該工藝較先進,工廠布置也比較緊湊,占地面積小,廠內環境也很清潔。
由于酸浸高壓反應釜,是一種間歇運行多室反應的化學反應設備,其與反應介質接觸的零部件可采用各種型號不銹鋼及鈦,鎳,鋯等有色金屬制成,在反應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本釜采用靜密封結構,攪拌器與電機間采用磁力攪拌系統連接,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和攪拌效果。設備資金投入最大,容積最大,制造工藝允許,反應工藝決定須制造成閉式。
配有控制儀,根據設定溫度進行調整加熱器的工作時間,達到自動恒溫的目的。同理,根據攪拌負荷的需要,調節控制攪拌電動機的變頻器,達到調速攪拌之目的。
主要技術參數:
容積為:2000-20000L
最高工作壓力:-0.1~20Mpa
最高工作溫度:-18~300℃
攪拌轉速:0-250rpm,可變頻調速,推進式攪拌是最佳攪拌方式
加油方式為油浴、水浴、蒸氣、熔鹽,外半園管。
在選礦行業中處理的含鎳紅土礦屬于褐鐵礦類型,如果在常壓和常溫下用硫酸溶液浸出,那么存在于礦石中大量的鐵(該礦含68%氧化鐵)容易進入含鎳和鈷的溶液。
然而,采用同樣濃度的硫酸溶液,在高溫高壓(246℃,3.6MPa)下浸出,鐵只有少量進入溶液中而鎳和鈷的浸出率都超過95%。礦石中堿性氧化的含量相當低,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硫酸中和礦石中含量高的堿性氧化物。
加壓浸出硫酸用量為每噸干精礦量的22.5%。浸出渣含鐵51%,可作為煉鐵原料。浸出液送沉淀高壓釜(118~121℃,壓力1MPa),通硫化氫沉淀出鎳、鈷、銅等硫化物沉淀。產出含Ni55%,Co5.9%,Cu1.0%的硫化物精礦,送精煉廠進一步精煉。
由此可見,選擇臥式高壓反應釜對加壓酸浸法處理土礦是最佳的選擇。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