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高速發展,被譽為城市“生命線”的地下管線發展也非常迅猛,但隨之而來
地下管線破壞事故也越來越多。地下管線日夜擔負著城市的水、電、信息和能量傳輸的職責,如果我們在非開挖施工時對其造成了損害,不但會對工程工期造成延誤,更會對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因此,非開挖施工前的地下管線探測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介紹了幾種傳統的地下管線探測方法,也對幾種近年才出現的,但現場施工經驗又相對不足的方法作了簡要介紹。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在我國起步較晚,從20世紀50年代起,國內生產廠家和科研單位便開始研制地下管線探測儀器,但是,由于受到機械設備、電子器件等其他基礎工業技術力量薄弱的限制,所制得的探測儀器體積大、精度低、操作也不方便。這段時間的地下管線探測作業,基本使用人工開挖,管線探測儀器僅起到確定開挖點的作用。進入80年代,我國基礎工業發展迅速,物探理論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基于物探的較先進管線探測儀器開始應用并批量生產。80年代以后,在市政部門、測繪部門、物探部門、國內大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努力鉆研下,許多操作簡便、體積小、精度高的管線探測儀器被研制出來并被批量生產。這些技術的突破,使地下管線的探測技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用探測方法代替開挖法是探管技術中一次突破性發展,既減少了開挖經費,加快了地下管線的測繪速度和周期,又保護了城市環境。地下管道探測技術在市政管理及單項
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不僅考驗了~批儀器,而且培養了一批技術業務骨干,開辟了大面積推廣這項技術的路子。與此同時,為了統一全國地下管線探測工作,建設部于1993年編制了《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11(CJJ61-94)作為行業標準,用于指導和規范地下管線的探測工作。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作業人員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電子計算技術,在探測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提出了各種不同類型探管儀的探測方法和意見,也促進了探測技術的發展和更新。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的分類
地下管線探測一般采用兩種方法:直接量測法和儀器探測法。直接量測法,即井中調查與開挖樣}同或簡易觸探相結合的方法,直接量測的主要對象是排水管、污水管、自來水及煤氣井中的閥門、水表、裸露管、管溝電纜、電信人井及手孔等,不需使用探測儀器,只要簡單的測量工具量讀準確就可以了。由于此類技術比較簡單,本文對此不作詳細介紹。儀器探測法是儀器探測與井中調查相結合的一種地下管線探測方法。針對埋于地下肉眼見不到的金屬與非金屬管道、電信及電力電纜等管線,我們則必須借助先進的方法技術與探測儀器,定位出目標管線的平面位置及埋深。此類探測方法大多數是在地球物理探礦方法的基礎上延伸的。根據地下管線探測原理的不同分為兩類:無“源”管線的探測和有“源”管線的探測。下面就來說說無“源”管線的探測方法。
無“源”管線的探測
無“源”管線即管線本身不是輸送電信號、不在周圍產生磁場的管線,此類管線只能通過工作者主動探測。根據管線材質類型的不同,探測方法又分為兩種類型:金屬管線的探測和非金屬管線的探測。
(1)金屬管線的探測
金屬管線的探測技術比較成熟,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直接法和電磁感應法進行探測。
1)直接法
使用直接法探測時,在接地夾鉗周圍將探測儀發射機電纜線一端接地,另一端與待查的目標管線的暴露點相連,并保持良好電性。打開發射機,選定頻率(一般為33kHz),操作員手持探測儀接收機,保持與發射機相同的頻率,沿管道前進方向左右搜索,根據接收機上顯示的目標管線產生的磁場信號強度對目標管線進行追蹤和定位,并對需要測深的地方測出其深度。直接法對有暴露點的金屬管線十分有效,其特點是信號輸出強、抗干擾性強。
2)感應法
感應法是利用磁偶極源在地面上建立一個交變電磁場,地下金屬管線在一次場的作用下,產生感應電流,電流在管線中流動,產生二次場,在地面上探測二次電磁異常,便可確定地下管線的空間分
布。對于直埋于地下的金屬管線(如自來水、煤氣、工業管道、電力及通信電纜等),可以考慮利用這種方法。感應法用途廣泛,既可以對沒有出露的,無法用直連法施加信號的管線進行定位和進行長距離連續追蹤,還可以在一個無障礙區域內盲掃來確定有無管線存在。
(2)非金屬管線的探測
對非金屬管線的探測對一般可也可以通過直接法將其探測出,原理如上。對于較復雜的管道,則可以采用法地質雷達、電磁感應法、示蹤法、記標標識法等方法。
1)地質雷達法
地質雷達法(GPS法)是通過分析、利用地下管道與周圍介質之間的物性差異來探測地下管線的。地質雷達工作時,利用脈沖雷達系統,連續向地下發射脈沖寬度為幾毫米的視頻脈沖,然后接受從管壁
反射回來的電磁波脈沖信號。它是一種無損原位探測技術,可以在各種工程現場安全使用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數據采集也方便快捷,效率較高 。它對金屬管線或非金屬管道都是有效的,但目前其價格比較昂貴,普及率較低,探測深度可達30—50M。
2)電磁感應法
電磁感應法是以地下管線與周圍介質的導電性及導磁性差異為主要物性,根據電磁感應原理,觀測和研究電磁場空問與時間分布規律,從而達到尋找地下金屬管線或解決其他地質問題的目的。它是
探測地下管線的主要方法,應用電磁感應探測地下管線的有方式多種,如:工頻法、電偶極感應法、磁偶極感應法、電磁法和夾鉗法。
3)示蹤法
示蹤法主要是對有管口的管道進行探測。探測時,將一種安裝在鋼性軟桿上的發射探頭從井口推人被測的非金屬管道中,隨著發射探頭在管中向前移動,我們就可以在地面上對其定位,并描繪出管
線鋪設的軌跡。根據儀器的不同,發射探頭的深度測量可以在接收機上直接讀取,沒有讀取功能的儀器,我們也可以通過公式進行計算,但要考慮到探頭位置是在管底,對計算的結果需要進行修正。此種方法對自來水管、污水管等管道進行探測時,由于探頭所在環境惡劣和受管道輸送物質干擾強等因素的干擾,測量相對困難。
4)記標標識法
記標是一種管線標識設備,由記標和記標探知器兩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管線鋪設初期預埋
記標,探測時由記標探知器向地下發射特定頻率的電磁波信號,當記標收到該信號時,記標會在電磁波激發下產生同頻二次磁場,記標探知器接收到該磁場便獲取記標的位置。此種方法在鋪設地下管線的同時,需要將記標埋設于管線的關鍵部位,如彎頭、接頭、分支點、維修點以及今后需要查找的部件等部位的上方,對于探測城市中已埋設的非金屬管線,此方法無法使用。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