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精細解釋和認真比對,1月20日,國內測井專家確認,由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隨鉆電阻率成像測井儀,在冀東油田獲取的12條電阻率曲線,準確反映了不同探測深度的地層電阻率。獲得的國內首幅隨鉆電阻率成像圖,真實反映了地層裂縫變化和井眼破裂層段,儀器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標志著我國隨鉆電阻率成像測井技術的研發取得重要進展。
隨鉆電阻率成像測井技術是大斜度井、水平井開發中,識別裂縫、薄層、低孔低滲等復雜油氣藏的重要手段。2012年6月,中油測井公司和中國石油集團休斯敦技術研究中心共同在美國休斯敦成立隨鉆測井研究部,啟動“十二五”國家油氣重大專項課題“地層評價隨鉆測井技術與裝備”中隨鉆電阻率成像測井儀器的研制工作。中外專家及工程技術人員在深入開展理論方法和數值模擬研究的基礎上,先后完成了儀器響應模型的建立、電極系參數的優選等工作,并借助國外先進的加工制造技術和材料、工藝優勢,完成了關鍵電路、機械部件制作與實驗,以及樣機的試制,成功實現了鉆進過程中實時地層評價、地質導向和地層成像。
現場試驗表明,國產隨鉆電阻率成像測井儀結構設計獨特,安裝拆卸方便,電路設計可靠,維護升級靈活,井下數據處理軟件功能齊全,填補了我國同類產品空白,獲得多項獨創性研究成果,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