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日,我省遭遇了有PM2.5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范圍、長時間區域“霾”伏,霧霾雙預警連發7天,湖州等地空氣質量指數更是一度爆表,各大醫院呼吸科人滿為患。與“霧霾”有關的內容,也成了今年不少委員重點關注的方面,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副主任鐵建設帶來的建議,就是關于汽車尾氣控制問題的。
“15天前,我還是人資環委的副主任,在這個崗位上干了一年,接觸到很多環保方面的專家,也學習體會到不少,大氣污染這個問題對老百姓的困擾實在太大了。”鐵建設委員說。
為了這個建議,鐵委員前期進行了充分的調研,發現汽車尾氣對“霧霾”的貢獻率竟高達30%—40%。
“近年來,我省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僅去年就新增上百萬輛,目前全省已有1000多萬輛汽車。”鐵委員認為,要控制尾氣,除了政府努力在做的提高汽油國標和部分省市試行的限車限牌外,還有一條現成的老百姓更愿意接受的路子可走,那就是在全省范圍內推廣使用甲醇汽油。
甲醇汽油屬于醇醚燃料之一,是從工業廢氣和垃圾中提煉出來的,鐵委員說,使用甲醇汽油無須改動加油站的機器設備,更無須改動車輛發動機即可直接添加使用。具體地說,甲醇汽油可以在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上使用,可直接替代國標93#、97#、98#汽油使用,也可以按任意比例與國標90#、93#、98#車用汽油互溶,且不影響汽車發動機正常工作,“相比汽油,甲醇汽油燃燒后能減少50%以上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價格只是汽油的三分之一”。
據了解,浙江省2009年由浙江賽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起草制定了《車用甲醇汽油(M15)》《車用甲醇汽油(M30)》《車用甲醇汽油(M50)》三個行業標準,2010年在衢州、金華等地開始試點推廣,走在全國前列。可是為什么未能推廣開來呢?鐵委員認為,首先是老百姓對于新興事物甲醇汽油并不了解,缺乏信任度所致,“這就需要政府、企業的大力配合”。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