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機的日常使用與維修管理
一、破碎機事后修理
這是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工業起步時的修理形式。它是在破碎機設備使用過程中,因精度和傳動問題不能再使用時,才進行的修理。
二、破碎機預防性修理
預防性修理是在破碎機設備損壞之前進行的計劃性的修理制度,除恢復設備的技術狀況、工作性能外,同時還預防在工作過程中將要發生或突發性的故障。
1、計劃預修制
計劃預修制是以修理周期結構和復雜系統為主要支柱的修理制度。矸石粉碎機修理形式分破碎機設備的大修、中修、小修和檢查。它以破碎機設備的復雜程度為依據,并根據不粵警孽竺類型和生產組織形式,決定多長時間檢查破碎機設備一次,檢查幾次后進行一次小修,幾次小修后進行一次中修,幾次中修后進行一次大修。日常點檢主要由設備的操作人員負責,也稱在線檢查。不同機型可制定不同的點檢標準,包括檢測項目、方法、判斷標準等,并嚴格做好日點檢卡的記錄。
2、定期檢查
主要內容包括檢查破碎機設備主要輸出參數、測定劣化程度、查出存在缺陷(包括故障修理和日點檢發現而未排除的缺陷)、提出下次預修計劃的修理內容和所需備件、排除在檢查中能排除的缺陷。定期檢查的周期一般根據設備狀態可分為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定期檢查可與一級保養結合起來進行。
3、以可靠性為中心的修理(RCM)
這是1928年在美國航空領域中首先出現的修理制度,已廣泛應用到美國波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公司,并推廣到核電站、石化工業等流程工業設備上,我國有關軍事部門也開始使用RCM。
三、RCM大致分3步進行:
1、確定重要功能項目它是對設備系統和零部件進行功能分析。找出發生故障時,對設備安全、使用性、費用有明顯影響和功能隱患的條件,并確定重要功能項目。
2、對重要功能項目進行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判斷當這些項目的零部件發生故障時,對系統、設備的功能產生的影響及危害程度。
3、實行邏輯決策,確定修理作業的內容應用邏輯分析,提出故障發生的原因、影響,以及設備的構造、材質、劣化環境數據,結合故障發生現象,確定有效的針對性的修理作業,并根據修理數據確定修理時間。
RCM可選用的修理作業有在線檢查(根據具體情況修理)、故障檢測、定期計劃修理、修復、報廢、再設計等。以可靠性為中心的修理方式是通過選擇設備的重要功能項目,進行功能故障和故障影響度的整理分析。從中找出故障原因,并應用邏輯樹分析,對不同的故障采用不同的修理作業,比預防性修理更為靈活,更為貼合設備的具體狀態。而對安全性影響不大的項目,可采取事后修理,避免過剩修理,有利于保證設備的重點修理項目。因此,這種方法對于有很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的設備,很有推廣價值。
四、PM分析
這是由日本發展起來的修理制度,是針對出現質量不良且原因不清楚的項目。有時對質量不良的原因一時分析不出來的項目,不能采用以可靠性為中心的修理,只能采用PM分析。這類項目也稱慢性不良項目。PM分析是針對慢性不良和慢性故障的不完好現象,應用物理的原理、原則進行分析,查明不完好的機理,并對其影響進行研究的方法。它是對慢性不完好現象進行分析,將全部缺陷清理出來,并對其各種原因進行系統性分析和理解,提出修理作業方案。PM分析的含義是:P——明確現象,進行物理分析;M——分析現象的機理,理解設備的機理,分析設備、人、材料和方法的關系,是分析、研究原因的分析方法。通過.PM分析可消除慢性不良的原因,制定出質量不良為零的條件,然后按條件進行管理,從而確定修理作業。
洛陽隆中重工專業生產、銷售圓錐破碎機、錘式破碎機、沖擊式破碎機等礦山破碎機設備,http://www.vsisj.com/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