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推動能源裝備“走出去”

作者: 2014年01月06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12月24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稱,中國將“主動開展能源外交,加強同周邊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切實抓好重大能源項目務實合作,推動能源裝備‘走出去’”。

    12月24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稱,中國將“主動開展能源外交,加強同周邊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切實抓好重大能源項目務實合作,推動能源裝備‘走出去’”。

  對此,中海油相關人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以往我國能源對外合作多停留在產業鏈上游,今后能源裝備出口將有利于發揮中國企業優勢、降低風險,符合國際市場需求。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石油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也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外能源合作數額大、時間長、涉及面廣,能源外交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發揮能源裝備優勢

  “我們原來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將更多精力放在了能源產業鏈上游,設備和服務反而受到壓抑。”上述中海油人士表示,除美國外,中國擁有最完整的石油供應體系。能源裝備是中國的優勢,相較海外投資來說風險小,且國際市場對此存在一定需求。

  除能源裝備“走出去”外,加強同周邊國家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被納入未來能源合作的重點。劉毅軍認為,中國越來越注重能源來源多元化,這就需要加強與這些國家的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拉動能源設備“走出去”。隨著能源設備制造水平的不斷提升,出口量不斷加大,有利于加快中國能源“走出去”的速度和擴展其深度。

  當然,正如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所說,“能源外交不是簡單地輸出技術和裝備,而是雙方都有需求,對有能源設備需求的國家,我們能夠參與建設和投資。”周大地說,中國的能源建設和設備制造能力在世界上都是比較強的,且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具有價格優勢。

  盡管如此,商務部產業司機電出口處處長孫健認為,能源裝備“走出去”仍存在本地化發展問題。中國企業原來在對外經貿合作,包括執行援外工程過程中,把大量的中國勞務帶了出去,雖然為當地作了很多貢獻,但對當地就業或者經濟實力提升仍有改善的余地。

  落后理念要轉變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高層出訪國外,取得了一系列能源外交成果。能源局局長吳新雄率團先后訪問了沙特阿拉伯、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分別簽署《關于加強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土能源合作分委會第三次會議紀要》《中哈能源合作分委會第七次會議紀要》,推進和細化石油、天然氣、核能、光伏等多領域能源合作。中核、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頭均隨團出訪。

  11月下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羅馬尼亞訪問時簽下多項“大單”,更顯示出中國能源外交的力度和加強重大能源項目合作的務實態度。中國能源裝備企業受益于此,并將參與羅維納里火電站項目、切爾納沃德核電站項目和塔爾尼察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建設。

  對此,前述中海油人士提醒,能源不僅具有經濟屬性,還具有政治屬性,但國家政治訴求與企業經營一定要相互分離,不要讓企業背負過多的政治包袱。企業“走出去”只有遵循國際市場規律,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政府不要干預,而是要鼓勵和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監管機制。“政企不分的問題一定要解決,落后的思想觀念一定要轉變。”該人士說。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中國 能源裝備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