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期2014年化工企業在結構調整方面將采取更加積極的態度,剝離非核心業務,關注重點發展的領域。這也就意味著今年化工行業的兼并和收購活動將更加頻繁。
投資銀行Young&Partners總裁PeterYoung認為:“雖然國際經濟和財務情勢仍有不穩定的因素存在,化工行業的兼并和收購活動仍將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大金額的交易數量有望增加。預計只有歐洲地區會因為行業狀況疲軟而出現頹勢。”投資銀行韋倫氏集團(TheValenceGroup)合同人TellyZachariades認為:“2013年下半年,由于化工兼并收購市場傾向于表現為賣方市場,很多化工企業紛紛剝離自己的非核心業務。業務出售的估價很高,但是仍然缺乏有機增長。”
有相當數量的化工企業宣布了業務重組計劃,其中包括陶氏、杜邦、亞什蘭、朗盛、科聚亞和洛克伍德(RockwoodHoldings)。
Young補充說:“當然了,不是所有的結構重組都會引起兼并收購,比如說杜邦,杜邦公司宣布將剝離高性能化學品業務,但是他們是將該業務剝離給股東而不是一個特定的購買者。”
2013年10月,杜邦宣布宣布剝離高性能化學品業務,其中包括二氧化鈦業務、化學品業務以及氟業務。2012年該部門的銷售達70億美元。剝離工作將從宣布之日起持續18個月。在此之前,杜邦也考慮過對該業務所有的處理可能,包括出售。2013年7月初,激進投資者NelsonPeltz宣布他正杜邦進行一個重要的投資,8月,他就宣布已經獲得該公司2.2%的股份。
再說買方方面,化工企業仍然對收購十分有興趣,因為他們希望能促進核心業務的發展。
投資銀行華利安諾基(HoulihanLokey)化學品業務負責人LelandHarrs表示:“美國市場對兼并收購非常感興趣,很多企業通過兼并收購獲得收益,而且他們也非常有膽量進行交易”。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涂料公司PPG,包括與喬治亞海灣合并氯堿業務,收購阿克蘇諾貝爾北美的建筑涂料業務等。銀行家們認為2013年化工行業的兼并收購活動并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但是他們認為2014年由于業務重組的需要,兼并收購市場的發展將更加強勁。克班資本市場公司(KeyBancCapitalMarkets)化學投資業務負責人MarioToukan指出:“過去,一些剝離業務的交易金額大概在不到2億美元,未來會有一些更大金額的交易。”
業務重組
大公司們正在加快業務調整的步伐,剝離非核心的業務。2013年12月,陶氏化學宣布剝離氯及其衍生物業務,該業務年銷售達50億美元。Young認為:“陶氏很有可能還會剝離一些非核心的業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陶氏只有在買房出價合理的基礎上才會同意交易。”2013年9月,陶氏出售了塑料添加劑業務。
二氧化鈦市場也將面臨重要的行業洗牌。亨斯邁收購了洛克伍德的二氧化鈦業務,并打算為二氧化鈦、無機顏料和功能性添加劑業務首次公開募股。同時亨斯邁還在重組在歐洲的表面活性劑業務。2013年10月,亨斯邁表示正在和潛在的客戶溝通相關的購買事宜。
同樣是10月份,美國公司科聚亞宣布打算出售農業化學品業務,在此之前,科聚亞以3.15億美元現金支付的價格將消費品業務賣給了加拿大KIK消費品公司。2013年6月30日前的12個月,科聚亞農藥業務銷售額達4.35億美元,稅前收入8900萬美元。科聚亞首席執行官CraigRogerson表示,公司完全意識到農藥業務的發展潛力,但是董事會也表示可以考慮有興趣的買家開出的條件。德國公司朗盛表示,幾個非核心業務年銷售額達5億歐元,稅前收入3千萬歐元,但是目前公司正在考慮戰略選擇。這些非核心業務包括高性能材料部門的貝綸單絲聚酰胺、聚酯單絲業務,橡膠化工品部門的抗氧化劑業務以及高性能彈性體部門的腈基丁二烯橡膠業務。
Young表示:“盡管對2014年預期樂觀,但是他并不認為業內人士會一下子對市場信心十足來促成大單。人們必須要看到歐洲經濟好轉的真正表現才會在真正意義上對市場充滿信心。”
激進投資者
化工企業紛紛加速結構重組并不是沒來由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激進投資者們開始變得騷動不安。
投資銀行GraceMatthews總經理ChrisCerimele說道:“2014年市場表現將好于2013年,部分的原因是很多公司有剝離業務的需要。”
在美國,激進投資者們在收購杜邦、空氣產品、亞什蘭等大的化工企業的股份。
私募股本利益
私募股本公司對這方面從來不缺乏興趣,他們總是希望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的單子成交。私募股本公司往往與前化工業高管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新山資本公司和羅門哈斯前首席執行官RajGupta,阿森納資本和Foamex首席執行官JohnTelevantos,SK資本與聯信公司前首席發展官BarrySiadat等等。
Cerimele指出:“擁有化工業高管越多的私募股本越容易獲得成功。”
油、氣、水
私募股本和其他買家們共同關注的熱門領域主要有油田、水處理和化學品分銷。投資銀行家們一致認為石油、天然氣是最熱門的關注點,吸引了私募股本和企業等各種性質的買家。
投資銀行Scott-Macon副主席AllanBenton說道:“收購油田化學品的利潤很高,2013年也有很多這方面的收購聽聞,比如蘇威收購Chemlogics,Innospec收購Bachman,藝康(Ecolab)收購PermianMudService。”2013年4月,美國藝康以23億美元收購了Champion。2013年10月,比利時公司蘇威以13.5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石油天然氣公司Chemlogics。2013年12月,加拿大公司Chemtrade物流以8.6億美元現金收購了美國通用化學。同樣是12月,私募股本阿森納宣布收購Flowchem。
與此同時,金融市場表現也十分搶眼。債務市場表現積極,支撐兼并收購活動。各企業運營狀況良好,有些企業雖然還沒有進行收購活動,但是他們表示非常有意向嘗試此類操作。大蕭條已經過去了,就連歐洲都慢慢走出低谷。目前來看,金融市場的表現仍然亮眼,私募股本活動受到支撐。
但是銀行家們也提醒說,目前的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現在低利借款還是十分容易獲得的,但是這種情況也早晚有一天會結束。
小型的以家庭為單位的資產
目前,小型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兼并收購活動還沒有發展起來。2009年,80%的化學兼并收購活動金額在1億美元或者以下,2013年,這個數據下跌至50%。金融市場這兩年表現不錯,尤其是高收益率的市場獲利頗豐而小型業務并沒有得到太多的支持。預計2014年,中段市場將得到更好地發展。
由于估價較高而且利率較低,現在的市場環境對賣方十分有利。這對私人持有的企業來說是一個脫手良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