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全國大面積持續霧霾天氣成社會焦點,作為PM2.5貢獻大戶的燃煤企業急尋“清潔出路”,焦爐制天然氣因社會與經濟效益較好而成新寵。據山西經信委披露,由西南化工研究院與四川天科股份(600378,股吧)自主研制和設計的30000標立每小時焦爐氣甲烷化制壓縮天然氣工業裝置,在河北邯鄲市裕泰燃氣有限公司投產。這套焦爐氣制壓縮天然氣裝置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90萬噸、年產天然氣1億立方米,開辟了我國重污染工業廢氣制備清潔能源的新途徑。
“焦爐制氣”是焦爐煤氣未來清潔用途的主要導向,據悉各路企業向西南化工研究院、天科股份取經,上述兩家企業正與山西國新正泰、山西襄礦恒通等多家單位合作焦爐氣甲烷化項目,并已向10余家企業提供技術轉讓,為30多家企業提供項目可研報告。
焦爐氣是焦化產業主要的副產品之一。每煉1噸焦炭,會產生400立方米左右的焦爐煤氣。“傳統的焦慮煤氣綜合利用是制取工業原料甲醇,近期在政策導向、經濟利益等因素促動下,資金資源開始側重焦爐煤氣制天然氣產業。”中石化內部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安迅思分析師羅湘梅稱,“霧霾天氣不斷,城市普遍嚴重超標的PM2.5監測數據,使得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措施和行動加大力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也表示,霧霾已成為政府無法坐視的最大環境問題,盡管煤改氣暫時的成本偏高,但趨勢難改。在國家煤化工中長期規劃中,焦爐煤氣綜合利用是明確鼓勵的方向。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