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化股份和瀘天化同時遭到同一大股東四川化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四川化工)減持。截止12月29日,川化股份被減持1660萬股,瀘天化被減持2900萬股,四川化工合計套現1.7億元。《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減持期間,川化股份股價一路走低,并于30日創下階段新低3.18元,而瀘天化股價卻小步攀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有消息稱,四川化工此舉意在整合兩家上市公司資源,川化股份有可能會收購瀘天化的化工資產,瀘天化將重組為有色。對此,川化股份證券代表鄭林卻稱:“公司現在沒有做重組。”
大股東減持股價兩重天
瀘天化連續3日發布大股東減持公告,且減持方均為四川化工。從公告內容來看,四川化工在12月18日、19日、23日、25日、26日共5個交易日合計減持瀘天化2900萬股,套現11724萬元。
川化股份也于同期發布公告稱,四川化工在12月18日、19日、25日和27日合計減持公司1660萬股,套現5325.1萬元。四川化工通過減持兩家上市公司股份,合計套現金額高達1.7億元。
二級市場走勢顯示,在被減持期間,兩家公司的股價走勢可謂冰火兩重天。瀘天化股價在23日創下階段新低4.13元后便開始觸底反彈小步攀升;而川化股份自減持后則一路下行,30日更是創下了年內新低3.18元。
有消息稱,四川化工目前正在整合瀘天化和川化股份,川化股份可能會收購瀘天化的所有化工資產,瀘天化將重組為有色。對此,川化股份方面卻表示公司目前沒有在做重組。
保殼再成市場炒作話題
兩家公司截然不同的股價走勢,反映了市場對殼資源炒作的熱情依舊。
四川化工控股的瀘天化和川化股份兩家公司主營均為化肥,屬于同業競爭。此前引進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四川發展)重組川化股份,就是想打破目前這個局面。四川發展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交通設施運營與建設。但后來由于資產重組涉及資產范圍較廣、程序較復雜,方案的商討、論證、完善過程時間較長,雙方就重組方案經多次溝通與協商,分歧較大,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最后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并且,川化股份承諾在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后,6個月內公司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然而,大股東四川化工的頻頻減持,又似乎讓市場看到了重組的希望。吃一塹長一智,市場猜測此次四川化工會先將瀘天化剝離為一個凈殼,將化工資產扔給川化股份,再注入資產,令瀘天化股價一路高走。不過,川化股份證券代表鄭林表示:“公司目前沒有重組。此次大股東減持是其自身的資金需求。”記者致電瀘天化,但截至記者發稿,公司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在年末,大股東減持的情況很頻繁,很可能是融資方面的需求。瀘天化和川化股份受天然氣供氣影響,目前股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很低,而股價低并不意味著被低估,大股東出于自身考慮,減持股份是正常舉動。”
對于是否有資產重組的嫌疑,該人士指出:“就短期而言,看不出有資產重組的跡象。即使大股東有優質資產,但至少也要先找一個干凈的殼,而目前瀘天化和川化股份并不具備這個條件。”有鑒于此,該市場人士提醒投資者注意炒作風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