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批11家企業獲批虛擬運營牌照 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首批11家試點企業昨日敲定。工信部相關負責人稱暫未收到與中國移動合作的民營企業提出的試點申請。工信部昨日下午向11家民營企業發放了首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 證券時報記者尹振茂 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首批11家試點企業昨日敲定。不過,工信部相關負責人稱暫未收到與中國移動合作的民營企業提出的試點申請。 工信部昨日下午向11家民營企業發放了首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擁有電商背景的京東、阿里巴巴旗下的北京萬網志成,掌控傳統渠道的迪信通、天音通信、話機世界、樂語世紀,以及在增值業務、行業業務上占一定資源的巴士在線、分享在線、北緯通信、浙江連連、華翔聯信等成為首批獲得牌照的11家企業,而此前熱傳的鵬博士、愛施德、蘇寧、國美等均不在首批名單之中。 所謂“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即企業從基礎電信運營商處購買移動通信服務,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并銷售給最終用戶,又稱“虛擬運營”。據悉,工信部已核發“170”號段作為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專屬號段,預計各轉售商的資費政策將在明年上半年公布。 京東聯席董事長趙國慶表示,“獲得牌照后,京東的目標是成為第一大虛擬運營商,第四大通信運營商。”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隨著企業的申請,還會陸續發放試點批文;工信部支持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對參與試點的企業數量沒有限制。試點受理申請截至2014年7月,工信部將根據企業實際申請的情況進行審查,只要是符合要求的企業都可以獲得試點資格。 對于為何首批試點沒有中國移動的合作伙伴,該負責人稱,由于各企業工作進度不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于10月底和11月初與16家、14家民營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署商業合同;中國移動目前也確定了合作伙伴,進入合同簽署階段,但目前工信部暫未收到與中國移動合作的民營企業提出試點申請。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來看,未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監管的重點主要在用戶權益保護方面。一方面,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具體商業模式將會不斷發展變化,另一方面,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引入了更多的電信業務經營主體,它們與用戶間的電信資費、客戶服務、個人信息保護、市場退出等問題將從不同程度加大監管工作量。工信部的監管政策也將在試點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進行完善。 |
標簽:不銹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