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鋼股份公告稱,近期收到各類補貼款合計1.76億元。此外,掛牌兜售的房產已經收到2.25億元轉讓款。 記者統計發現,面對持續低迷的行業頹勢和即將上交的2013年終財報,33家上市鋼企中,至少有11家鋼企增厚業績;其中,資產甩賣、政策補貼、設備折舊調整已經成為常用手段。 2.25億賣房款“入袋”武鋼 上周,武鋼曾發公告,擬將旗下一家商業地產以2.9億元兜售。昨日,武鋼公告表示,已經收到2.25億元的房產轉讓款。同時,公司還表示,近期收到的各類政府補貼或獎勵累計1.76億元,這部分資金也將計入上市公司年內收益。 在甩賣資產和巨額補貼的背后,是武鋼股份今年以來猛增的業績。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大幅回暖,實現凈利4.61億元,同比增241.32%,成為上半年業績增長最快的鋼企。 分析稱有虛增業績嫌疑 事實上,類似增厚業績的手段還有其他鋼企。 今年8月份,馬鋼股份宣布,擬以38.43億元向大股東馬鋼集團出售部分非鋼產業資產,溢價率達31.39%。今年1月,ST鞍鋼對部分廠房和設備折舊年限進行延長,直接導致公司今年凈利增厚約9億元。 昨日,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鋼企通過資產轉移、政府補貼和會計手段調高財報利潤的方法有虛增業績的嫌疑,“目前鋼鐵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房地產投資下滑導致需求大幅減弱,整個行業難言實質性回暖。” 來源:新京報 Tag:Q345r容器板,型材 |
標簽:不銹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