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壽園被疑賤賣國資 市值兩日蒸發8.4億港元 被稱為“內地殯葬第一股”的福壽園昨日股價大跌6.18%,兩個交易日累計蒸發市值8.4億港元。 這也是福壽園港股上市以來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上周五,福壽園股價回落2.7%。 昨日,本報上市公司周刊報道了《誰的福壽園?》,福壽園的股權變更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改制、劃轉和仲裁。 福壽園招股說明書顯示,2006年曾將公司股份以900萬元人民幣轉讓給管理層,并無進行資產評估與審批,目前相關股份市值25億港元。 昨日,福壽園的前高管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時的股權轉讓環節中,福壽園的高管并沒有掏錢,而是在股權“轉讓”后分配給高管的現金分紅中扣除。 新京報記者撥打福壽園董事局主席白曉江電話,希望向他核實一些當時情況,電話沒有人接聽。 資料顯示,國家財政部2000年曾發出通知,要求將福壽園的母公司―中國中福實業總公司(“中國中福實業有限公司”的前身)從民政部劃到上海市管理。 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也在1999年有一份通知《上海市經濟委員會關于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接收中國中福實業總公司的通知》(滬經企(1999)201號),決定將中福實業總公司,以及旗下的11家子公司交由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接收。 上周四福壽園在香港上市,公司在招股書中如下表述: 公司于2012年及2013年連續兩年親自及以電話咨詢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產權管理處副主任及政策法規處主任,以查詢中福的資產是否被視為國有資產或集體資產及中福的資產是否須于任何國資委機構登記。對方確認,中福的資產并非國有資產,不屬于國資委管轄的范圍內,且由于沒有官方記錄確認向中福作出的任何出資來自國有實體或中福的資產登記為國有資產,故中福的資產無須向國資委登記。 昨日,上海市國資委宣傳處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表示,據他個人了解,中福公司并不是上海市國資委管理的企業,但具體的情況還需要聯系業務部門之后再做回復。記者鄭道森 張慧敏 |
標簽:鋼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