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隨著不同紋路的碳纖維布從織布機中編織出來,吉林石化自主技術生產的碳纖維新產品——與油田抽油桿項目相配套的產業鏈取得成功。這套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生產線將形成年產10萬平方米碳纖維布和10噸短切纖維的生產能力。這是吉林石化用科技之“手”調配企業資源實施結構調整取得的又一篇佳作。
近年來,老裝置技術發展不平衡、產品結構不合理、煉化發展不匹配等矛盾,制約了吉林石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此,吉林石化大力實施結構調整,統籌改造老裝置、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科學配置企業資源提升煉化一體化發展能力。
作為吉林石化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年產20萬噸ABS項目正在進行最后調試。這個項目以自有專利技術避開國外專利的種種限制,搶占技術制高點,使產品品種的選擇更具靈活性,為今后的發展贏得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不僅如此,吉林石化同時還在大力實施異戊橡膠技術開發、碳五分離工業化技術開發及環保型充油丁苯橡膠1763N工業化技術攻關。通過這些項目在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
“目前我們已完成了異戊橡膠中試裝置千小時全流程連續開車,通過完全模擬未來工業化裝置,重點考察了國產催化劑驗證試驗及高溫聚合試驗,從原料精制與回收、催化劑等全面深入地進行技術優化和工程研究,完善了異戊橡膠成套技術工藝包,為異戊橡膠工業裝置提供全面可靠的工程數據和建議,生產出合格產品100余噸。”吉林石化研究院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而碳五分離工業化技術開發項目已經完成碳五分離模試裝置全流程試驗。“這個項目的開發成功,將成為吉林石化新的效益增長點。”吉林石化研究院副院長李正說。
在環保型丁苯橡膠系列產品開發中,為提高產品附加值,吉林石化緊跟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他們通過開展基礎膠乳聚合配方與填充油乳化配方的研究及工藝優化,確定小試聚合工藝參數和填充油摻混凝聚工藝,完成了環保充油膠SBR1766和SBR1778E兩個新產品的開發。“這對于發展環保型輪胎、擴大輪胎出口份額將起到推動作用。”吉林石化研究院橡膠研究所負責人說。
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吉林石化還對公司的另一重要創效產品低密度聚乙烯進行技術攻關,通過更換淤漿催化劑等一系列措施,先后完成瓶蓋料的小試技術研究、生產土工膜產品426噸、完成大口徑管材專用料技術開發和試生產工作。據用戶反饋報告,大口徑管材專用料熔垂性能良好,產品質量達到指標要求。
目前,吉林石化實施的高剛性ABS0215E項目、LLDPE農用管材專用料開發項目及管材混配料的開發和加工應用等項目都取得可喜進展,既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又為公司實現產品結構調整提供堅實保證。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