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完不成,完不成就免!”李永清斬釘截鐵地說出這句話:“今年10月底,分在我們局的140個鍋爐都拆改了。” 這的確很不容易。 作為石家莊市工信局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李永清這兩年的工作一直很緊張。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霧霾,作為華北重要工業城市的石家莊,面臨著繁重的煤炭削減任務,拆除改造大大小小的燃煤鍋爐,是重中之重。 從2012年開始,石家莊市鍋爐“煤改氣”攻堅的任務,通過“分行業包干”的形式,層層分到了市政府的一些委辦局。例如,取暖用的鍋爐由住建局負責;賓館飯店等服務業鍋爐由環保局負責;工信局的諸多職能與工業企業相關,負責所有工業企業的鍋爐拆改,這是攻堅中的攻堅。 在因霧霾而面臨全國詰責的河北,動員強大的行政力量,全方位推動霧霾治理,是近兩年施政主基調。 企業的壓力 燃煤,是河北省的首要二氧化硫排放源,占81%。在一次細顆粒物及二次氮氧化物排放中,燃煤也分別貢獻了24%及45%。 因此,全面淘汰燃煤小鍋爐,是河北治霾的首要任務。按照計劃,今年河北省要拆除約3.5萬臺燃煤鍋爐、小鍋爐、茶爐、爐窯等。 這兩年,分到石家莊市工信局頭上的拆除任務,是140臺鍋爐,涉及95家企業,分散分布在石家莊市6個區。如今,這140臺鍋爐已經悉數拆掉,燃氣管道的鋪設仍在加班加點進行,以保證鍋爐“煤改氣”的推行。 這一年,李永清見多了企業老板們的抵觸。他帶著由各區縣人員抽調組成的工作組,去企業掛牌督辦,盯著企業拆換鍋爐。 李永清理解企業的抵觸,畢竟經營壓力很大。鍋爐拆改,影響最大的是小企業。最常見的1蒸噸鍋爐,一般對應著十幾人、二三十人的小企業。燃煤鍋爐拆換成燃氣鍋爐,最便宜的也要七八萬元,再加上附屬設施,至少十幾萬。對于小企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更大的壓力還有使用天然氣的成本——比煤炭高出1/3。很多企業需要積累一年的時間,才有能力置換鍋爐。 如果說李永清感受到的是官帽子的壓力,吳明東感受到的則是生存的壓力。他是位于石家莊的一家民營鋼鐵企業的高管,這一年,從河北省到石家莊再到區里,多個政府部門的官員頻繁光顧企業,考察公司從原料購進到生產工藝,再到除塵排放等各個環節。 減排壓力年年都有,但今年格外嚴峻。 這一年,鋼鐵行業整體不景氣,讓污染治理的壓力更大。吳明東的企業,以鋼坯和盤條為主導產品,市場售價全年疲軟。環保設備的投入是目前最大的支出,吳明東只能勉力維持。 今年10月,吳明東的企業有一個小高爐脫硫和除塵設備沒有達標,需要升級和更換。但經過考察,吳明東做出了關停這個小高爐的決定,因為改造的成本,難以平衡產出的經濟賬本。相應的工人,公司也裁員了將近5%。 吳明東最擔心的,是那個灼人的數字:到2017年,整個河北省的鋼鐵產能要削減6000萬噸。這6000萬噸會以怎樣的方式削減?會不會像指標一樣,攤到企業頭上? 世界和平組織最近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鋼鐵是河北省最大的生產PM2.5一次和二次排放源,其次是水泥生產。 河北的壓力 因為與北京和天津共生共存的地緣關系,河北全省,正在開啟一場治霾的戰役。 這場戰役,今年秋季在聲勢上達到了極值。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國十條”。其后,環保部、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 河北也密集發布了一系列高規格的文件,在9月6日,《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發布,緊接著,便是《河北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在一次動員會上強調,大氣污染治理河北沒有退路,必須背水一戰,中央確定的目標任務要堅決完成,不折不扣、不講價錢。 行動方案包括了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企業技術改造等諸多事項,涵蓋了政府大部分職能部門。 在組織建構上,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和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大氣辦”)順勢而生。市委書記孫瑞彬和市長王亮分別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和指揮長。 大氣辦占據了石家莊銀河賓館的一層客房。這個綜合性的協調機構,抽調了方案中涉及的所有“有關部門”,包括發改局、工信局、環保局、氣象局……甚至還有紀檢委和組織部。大氣辦下轄五個督導組,分行業分區域對各區縣實施督導,而在石家莊市政府層面,也成立了數十個督導組,對大氣辦,對方案涉及的各個局委辦實施督導。 河北省的目標是,經過5年努力,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新鮮空氣。 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實現。 河北的重工業以粗放為典型特征。長期以來,在京津兩個直轄市的肩膀下,河北扮演者勤雜工和原材料基地角色。 從2005年開始,北京市進行產業升級,淘汰或轉移了大批污染性企業。位于北京西部的首都鋼鐵廠和位于北京東南的北京焦化廠,分別被轉移到了唐山市的曹妃甸開發區和海港開發區。 數據顯示,2006年到2011年,北京燃煤總量一直維持在每年2500萬噸左右,天津一直維持在5000萬噸-7000萬噸左右,而河北省則由2006年的2億多噸上升到3億多噸,其中大量用于鋼鐵、冶金、水泥等重工業企業。 所以,河北的官員,多有腹誹之言,在不平衡的產業布局之中,河北承擔了太多的指責和壓力。就削減燃煤而言,到2017年年底,北京市要凈削減1300萬噸,天津市要凈削減1000萬噸,而河北要凈削減4000萬噸。三地面臨的壓力截然不同。 亟需政策支持 依據河北省的方案,到2017年,河北省鋼鐵產能要削減6000萬噸。細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煤炭消費量比2012年凈削減4000萬噸,各設區市和定州、辛集市建成區基本淘汰每小時35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 刷卡排污總量控制系統是河北省力推的一項工程。河北省希望通過這套在線監測系統在鋼鐵、水泥、電力和玻璃這四個行業里實行企業排污總量刷卡控制。 河北省環保廳在回復經濟觀察報記者提問時稱,2014年,河北省要完成“四個行業”186臺鋼鐵燒結機、81條水泥生產線、152臺燃煤機組、94條玻璃生產線主要污染物刷卡(IC卡)排污總量監控設備的安裝建設,建成全省統一的總量監控系統。 有了這樣的監控系統,可以對企業許可排放量、已排放量、儲存排放量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過程監控,根據企業許可排放量限值實行預警預告,超過刷卡總量指標的,就采取禁排等強制性措施。 但是,上千萬元的在線監測系統以及未來昂貴的維護成本,讓很多企業吃不消。 在河北省另一個工業城市唐山,削減燃煤消費量也是一項嚴峻的任務。唐山市古冶區一家焦化企業的總經理屈陽說,焦化企業最重要的原料煤炭也受到了嚴格限定,如今,公司采購的煤炭,含硫量不能超過0.75%,而這種高質低硫煤比普通煤種每噸成本高出十幾元。脫硫脫硝設備的維護成本非常高,用不了多久設備就被腐蝕壞了,需要不斷維修。 屈陽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雖然環保的問題年年查,但以往力度并不強,企業有暗度陳倉的空間。這次是動真格兒的,尤其是在線監測系統,讓達標排放成了實實在在的經營壓力。 9月份,在這一輪的環保嚴查中,唐山市古冶區很多家焦化企業已經關閉了。屈陽說,其實用不著強制關閉,今年的焦化行業本來就慘淡經營,環保要求得這么嚴,即使不關也經營不下去了。 李永清也負責石家莊市工業企業的節能改造,這同樣是治理霧霾的重要一環。對于工業企業,不僅生產設備要更新,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產工藝也要逐漸改造或淘汰。例如,為電動機加裝變頻器,涉及的企業數量龐大,費用很高。 吳明東略帶悲觀地說,這兩年,環保檢查很多,但對于產業轉型改造,并沒有什么有效的扶持,全靠企業咬著牙堅持。 石家莊市發改委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表示,治理霧霾的壓力,正一級一級向下傳遞,壓力前所未有。但河北全省范圍內,至今還沒有形成支持削減燃煤和結構轉型的政策支持體系,經濟和就業壓力逐步顯現,亟需統籌考慮。 難得的好消息是,對鍋爐煤改氣的企業,石家莊市承諾按照鍋爐的容量補償——每蒸噸補貼3萬元,并免除了燃氣接口費。對于很多小企業來說,這是一筆救命的錢。■ |
標簽:鋼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