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興市場將面臨資本外流沖擊 隨著美聯儲18日退出量化寬松(QE)政策的靴子落地,市場關注的另一個焦點轉向了亞太市場的后續走勢。19日,亞太股市出現小幅分化,日本、澳大利亞等國股市如期追隨隔夜美股上漲,但是馬來西亞、印度等股指卻由漲轉跌。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目前尚不明顯的分化局面未來有可能擴大,日本股市將會受到美元兌日元升值的利好而繼續“牛途”,然而隨著資本回流美元資產的概率加大,部分東南亞、南亞新興市場股指近期勢必將承壓。 新興市場需警惕資金外流 在外圍利好下,19日部分亞太區股指卻出現下跌,中國香港恒生指數跌1.1%至22889點,馬來西亞、泰國、印度股指也微跌。 英國《金融時報》的最新評論指出,在美聯儲退出QE后,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央行應做好準備,迎接一段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假如美國市場利率走高,部分央行將難以抑制本土債券收益率的攀升。必要時,它們須做好進一步“部署火力”的準備,特別是今年夏天遭遇嚴重拋售潮的東南亞、南亞新興市場顯得尤為脆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19日表示,香港已為美聯儲可能退市做好準備,并提醒企業和個人做好風險管理以應對市場波動。 花旗集團在最新的研報中預計,QE退出對經常賬戶盈余的地區沖擊較小,而經常賬戶赤字的地區將面臨流動性岌岌可危的局面,縮小外部赤字是防范外國投資者突然撤資最佳方法,因此,相對看空菲律賓及印尼股市。數據顯示,隨半年前美聯儲基本明確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的時間表,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已有表現,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新興經濟體在今年二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熱錢外逃現象。 但也有觀點認為,由于美聯儲仍將長期維持接近零利率的超寬松貨幣政策,亞太金融市場所受沖擊有限。 日股獲進一步看好 19日,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收漲1.74%至15859.22點,創下2007年12月以來的收盤新高。在美聯儲退出QE后,日本股市反而獲得了進一步的看好。日本央行19日表示,如果日元進一步貶值,對日本經濟并非壞事。當日美元兌日元匯率上漲至104關口以上,再度成為支撐日本股市的最重要原因。美銀美林認為,日股值得進一步增持。隨著部分海外資本會選擇回流美元資產,美元匯率上升概率增大。而市場拋出日元買進美元的動向增加后,日元將進一步貶值。此外,在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日本卻相反地擴大刺激政策,如近期日本內閣批準了一項高達18.6萬億日元、旨在緩解明年消費稅上調計劃對經濟沖擊的刺激方案,這一定程度也會緩解美聯儲退出的影響,并維持日元對美元的弱勢。 |
標簽:鋼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