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鼓勵類項目中,增加了“海上風電機組技術開發與設備制造”和“核電站應急搶險技術和設備”等項目。規劃提出,積極開展海上風電開發技術準備、前期工作和示范項目建設,適時穩妥擴大海上風電建設規模,以特許權招標項目和試驗示范項目建設帶動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和設備制造產業升級,為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建設打好基礎。風電回轉支承作為風力發電機機組的核心部件,對海上風發電機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海上風電項目建設規模擴大,對于我國風電回轉支承行業的發展是一新的契機。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近期發布的《2012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報告,目前我國的風電并網裝機規模世界第一,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建成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38.96萬千瓦。但這一數字僅占到“十二五”規劃的500萬千瓦海上風電裝機目標的不足1/10,與陸上風電累計高達7143萬千瓦的裝機規模相距甚遠。盡管海上風電裝機進程緩慢,但近期主管部門紛紛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各地目前已開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風電項目總規模超過1500萬千瓦。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海上風電的技術和政策瓶頸逐一打通,這一比陸上風電更具潛力的市場空間有望迅速擴容。
國家能源局近期也專門召開海上風電座談會,提出必須充分認識發展海上風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推動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作為當前風電發展的重要任務,以如期完成“十二五”提出的裝機目標。在海上風電項目大規模擴容新的發展契機之下,我國風電回轉支承行業應當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和設計制造技術升級,力爭在激烈的風電回轉支承市場競爭中占得先鰲。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