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和化學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主要行業。2012年全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73億噸標準煤,約占全國工業能耗總量的18%。2011年全行業排放廢水43.9億噸,化學需氧量58.1萬噸,二氧化硫231.1萬噸,氨氮11.5萬噸,氮氧化物98.3萬噸,均位居工業部門前列。
為促進行業的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近日對《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3年12月17日。
《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為:到2017年底,石化和化學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下降18%,重點產品單位綜合能耗持續下降,全行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減少8%、8%、10%和1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廢水實現全部處理并穩定達標排放,水的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為了完成上述目標,《意見》提出:2015年底前要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青海格爾木、新疆澤普裝置除外)、380萬噸電石落后生產能力;積極推進煉化一體化和乙烯原料結構優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控制氮肥、磷肥、“三酸兩堿”、電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礎化學品的總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重的產能和裝置,提高新建項目的能效和環保門檻;在化工產業集聚區,通過集中建設熱電聯產機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鍋爐。大力發展高性能合成材料、新能源產業基礎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延伸產業價值鏈,提高石化和化學工業的精細化率。
《意見》還要求:大力支持以二氧化碳驅油技術、煤基多聯產技術、二氧化碳作為碳源合成有機化學品技術等為代表的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少產生、好收集、再利用的工藝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在合成氨、甲醇、電石、乙烯和新型煤化工等重點碳排放子行業中開展碳捕集和封存的示范項目。
在煉油、乙烯、化肥、氯堿、電石、純堿、無機鹽、橡膠等子行業開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到2017年,石化和化學工業力爭建設150個企業能源管理中心。重點行業排污強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
總之,意見稿提出了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推動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和推廣;加快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積極發展低碳技術;夯實節能減排管理基礎;推動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加強企業能效對標達標工作;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推進重點領域治污減排工作;全面推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推進企業責任關懷行動;加強行業節水工作;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創建活動十大重點任務。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