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沒有變,人性也沒有變。
本月以來,甲醇主力合約1401曾在6日、9日、10日連續三個交易日瘋狂漲停,在11日一天之內該品種更是創下了高達63.5萬手的總成交量,相比之下,今年前223個交易日的累計成交量也僅有92.4萬手。
隨著場外資金的持續涌入,基本面因素影響相對較弱的甲醇遠月合約投機性陡增,合約1405更是在12日下跌4.01%觸及跌停線。昨日,近月合約甲醇1401漲幅1.73%,瘋狂漲勢稍解,遠月合約1405和1409則分別下跌1.25%和3.3%,甲醇總成交量萎縮24%近15萬手。
遠月合約慘綠
“沒想到甲醇這個品種也會咸魚翻生,合約1401三天就已經暴漲10%”李先生表示。
事實上,近期甲醇現貨已經悄然上漲多時,本季度華東高端甲醇已上漲25%左右,在100多種工業原料中堪稱領漲。
據悉,印尼KMI公司位于博坦的66萬噸/年的裝置于11月26日停車檢修40-50天,與此同時,國內公司博源、榆天化、青海中浩等部分裝置受限氣影響,負荷下降1/3,廣匯裝置始終低負荷生產。
所謂“限氣”,主要指北方集中供暖地區推行“煤改氣”政策,以減少煤炭燃燒引發的大氣污染,與該政策相匹配的“保民用、壓工業”的原則,則使得甲醇上游產品天然氣面臨供應緊缺。進入四季度以來,全國大幅降溫,華北地區多家企業天然氣制甲醇裝置受到上述政策影響而減產或停產,現貨端供應驟然趨緊。
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今年上半年甲醇價格持續走低,7月份跌至3年來價格新低,相反國外甲醇價格高企形成套利空間。今年1-10月中國甲醇累計出口54.67萬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43倍,超過過去5年累計出口量總和;而在今年三季度,我國甲醇凈進口總量為86.54萬噸,較2012年同期減少40.1萬噸,降幅達31.66%。價格大起大落振幅高達60%。
考慮到現貨供應緊張及其他炒作因素在遠月皆有可能遭遇化解,近月合約價格仍顯堅挺,而遠月合約紛紛在資金獲利退潮后露出基本面無法支撐的慘綠面目。
萬達期貨趙飛認為,整體來看,甲醇貨源緊張推動價格上行,國內價格高位運行,依舊有上漲條件,但近期的漲幅稍顯得不理性。
寶城期貨程小勇認為,2013年11月,全國總產能達5546.74萬噸,而1-10月份甲醇的實際產量為2296.86萬噸,產能利用率只有41%。在龐大的產能過剩背景下,一旦價格反彈,產量和產能肯定會重啟,會給后市帶來壓力。
霧霾放大需求不靠譜
供應端不僅遭遇年底的民用用氣高峰而飽受擠壓,需求端來看,甲醇汽油的推廣更是成為炒作這一品種的重要話題之一。
進入四季度以來,東北、華北、華東接連爆發的大范圍霧霾天氣使得節能環保話題持續升溫,替代燃料和替代石化原料領域對甲醇的需求成為市場關注焦點。2012年中國汽油表觀消費量8684萬噸,甲醇汽油中甲醇的摻入量一般為5%-30%,以15%最多,據此計算可消費甲醇約1300萬噸。國內外的跟蹤試驗均表明,M15即15%以下的低比例甲醇汽油不存在溶脹和腐蝕問題,不用對現有汽車的動力系統進行改造。
根據陜西省一次試點結果,甲醇汽油與常規汽油相比,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平均減少30%,碳氫化合物含量降低40%,對空氣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車尾氣中PM2.5的排放含量。
上月,就在霧霾重災區的上海,華誼集團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表示,由上海華誼集團上海焦化公司建設的上海首座車用甲醇汽油加注站將于2014年一季度投入運營,但上海甲醇汽油推廣仍處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與中石油、中石化合作,何時能夠進入“兩桶油”加油站尚無時間表。
據此分析,石化巨頭對甲醇汽油的曖昧態度尚不明朗,公眾關注度較高的霧霾天成就了這一題材炒作。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