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之后的一場場霧霾,讓甲醇價格從7月份的3年來最低點,飆升到如今的5年新高,漲幅超過60%。
最近一周以來,上海、江蘇、安徽等省市出現嚴重霧霾天氣,不同程度的霧霾幾乎覆蓋了我國將近一半的國土。這種情況下,北方“煤改氣”和大力推廣甲醇燃料,成為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和霧霾天氣的現實選擇。
但是,甲醇需求的突然放大,使得供給端措手不及。因為上半年甲醇價格的持續走低,讓不少甲醇生產企業陸續停工減產,到今年7月份,甲醇價格一度跌到3年來最低水平。國內企業生產紛紛轉而加大出口,今年1-10月中國甲醇累計出口54.67萬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43倍,且已超過過去5年累計出口量總和(近5年共計出口量為49.73萬噸)。
但是,這一切在10月份一場場接踵而來的覆蓋全國的霧霾之后,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急劇放大的需求,使得國內不多的貨源更顯得緊俏,國內部分企業陸續出現了負庫存狀態,推動甲醇價格出現火箭般上升。
據隆眾石化網統計,目前新疆地區甲醇火運價格維持2800元/噸現匯出庫,較10月份中旬價格上漲950元/噸,漲幅在33.9%,較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47.4%;四川地區平均出貨價格3700元/噸,較10月份中旬價格上漲800元/噸,漲幅在27.6%,較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48%;而黑龍江地區平均出貨在3050元/噸出庫,較10月份中旬價格上漲400元/噸,較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在12.9%。目前各區的價格都創近5年來的最高點。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笑天認為,后期來看,替代燃料(甲醇汽油、二甲醚)和替代石化原料領域(煤制烯烴、煤制芳烴)對甲醇的需求將異軍突起。其中煤制烯烴的前景最為看好。從2012年開始隨著各地建設甲醇制低碳烯烴項目熱情的升溫,其在甲醇消耗的比重明顯加大,對于甲醇價格將起到長期支撐作用。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汽油表觀消費量8684萬噸,按M15甲醇汽油15%的替代標準,可消費甲醇約1300萬噸。據醇醚專委會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甲醇表觀消費量3622萬噸,甲醇汽油等甲醇燃料消耗甲醇近400萬噸,約占總消費量的11%,若能大規模推廣,甲醇消費比例有望超30%。
自今年3月份以來,甲醇汽油的推廣已上升到國家層面。由工信部確定的示范省市包括上海、山西以及陜西,目前河北、甘肅以及浙江等省份也都在大力推廣甲醇汽油。從實際推廣情況看,目前推廣效果最好的是山西,已與約1000多座中石化加油站合作,年銷售甲醇汽油達40萬噸。在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與中石油、中石化山西分公司合作加油站已發展超過900座,甲醇汽油銷量由2001年的2000噸到2012年完成銷售約40余萬噸。但業內最為關注的車用甲醇汽油M15國標運籌7年仍未出臺,對大規模推廣造成一定程度的延遲。業內人士預計,隨著霧霾天氣逐漸受到重視,該國標出臺應該不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