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14日,一場關于能源選擇的峰會在萬里之外的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在峰會上,山西省新能源汽車領導組副組長、原山西省副省長彭致圭,發表了題為《開創醇醚燃料汽車新時代》和《中國發展甲醇(3256,-107.00,-3.18%)車用燃料和甲醇汽車的歷史現狀和展望》的專題報告。11月13日晚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親自約見彭致圭,在探討如何進一步交流合作時,他把成立國際醇燃料產業聯盟的想法和盤托出,得到內塔尼亞胡的認同。成立國際醇燃料產業聯盟與其他國家專家意見不謀而合,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等國家均同意成立國際醇燃料產業聯盟,簡稱JAFA。并且確定首屆國際醇燃料產業聯盟發展論壇,明年在中國北京召開。
“我國是一個缺油、少氣、相對富煤的國家,燃油60%以上依賴于進口,石油資源短缺危及到我國的國防安全和經濟安全。針對石油日趨緊缺的現狀,實施多元化的能源戰略是十分必要的,必須從我國能源資源的優勢出發,在煤的轉化上尋求戰略性突破。山西用儲量豐富的煤層氣、焦爐煤氣制成甲醇,當作清潔的汽車燃料,來替代目前市場上的高價燃油,這是由山西的省情決定的。”彭致圭說。
據彭致圭介紹,甲醇燃料是一種清潔能源,甲醇燃燒后主要形成水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氮氣化合物遠遠低于汽柴油,尾氣中常規排放的一氧化碳、碳化氫均比汽柴油低30%以上。PM2.5、PM10的排放量也大幅減小。不僅如此,甲醇燃料的經濟性也相當明顯,以出租車為例,使用甲醇燃料每車每年還可以增收3萬元—5萬元。
經過20多年的努力,甲醇生產在我省已經初步產業化,2012年,甲醇的生產能力可達405萬噸,實際生產能力147萬噸。M15汽油(汽油中含15%甲醇)銷售60萬噸,高比例的甲醇燃料M100僅有9萬噸,2012年替代的汽油大約15萬噸。“在用車改造成甲醇車技術也相對成熟,這是山西在技術上的一個創新,運城一家企業改造技術目前已經研發出第六代,只需要花幾百元在車上加裝一個控件,不需要改動發動機結構,便可輕松實現燃燒甲醇。”彭致圭興致勃勃地介紹。
據統計,2012年山西在用車改造約5萬輛,目前,山西省可加注高比例甲醇M100的加注站全省有63座,全省1000多座中石化加油站都有M15甲醇汽油。今年年底,全國的20多個省市累計改造在用車約20萬輛,20萬輛車每年就會節省汽油200萬噸。
彭致圭說:“多年的發展,困擾甲醇汽車發展的技術難題也逐一破解。比如增加小汽油箱或增加汽油比重均可解決冷啟動困難。通過更換油路系統部分材料,新開發的發動機采用耐醇材料,在甲醇中添加少量抑制腐蝕劑,采用專用潤滑油和專用泵可解決甲醇燃料的腐蝕、磨損問題。”
試點的最終目的是推向全國
山西甲醇燃料發展的佳音頻傳,國內其他省市也紛紛到山西“取經”。“貴州省政府非常重視發展甲醇燃料,跟咱們省類似也成立了領導組,目前,貴陽共改造公交車、出租車千余輛作為試點,試點車輛運行狀況良好,試點城市開始逐步向貴州轄區內其他市延伸。”彭致圭說。
目前,我省以外的上海、陜西、河北、河南、江蘇、浙江、貴州等25個省市都在推廣M15、M30、M50等甲醇汽油,可以說,甲醇燃料和甲醇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的發展勢頭很好,星星之火漸有了燎原之勢。
今年3月,晉中市率先啟動了國家工信部山西省、陜西省、上海市甲醇汽車試點,運行150輛吉利汽車[微博]集團華普汽車公司生產的甲醇轎車,以出租車公司運營的方式進行考核。“我們只待明年年底,所有考核工作進行完畢,國家工信部將兩省一市這兩年的實踐報告上報國務院,就有望形成甲醇燃料在我國發展的國家層面的戰略決策。”
一方面期待國家的相關支持政策,一方面,我省推動甲醇燃料汽車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歇,吉利汽車集團已在晉中市開工建設20萬輛產能的甲醇轎車生產廠,預計2014年底正式投入生產。“不可否認,甲醇燃料產業的發展引起各方重視,但其產值還比較低,2012年產值僅60億,今年最多70多個億,行業規模還是比較小。”彭致圭坦言。“推廣替代燃料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國家和地方立法,需要相關行業、政府相關部門聯動。這樣就需要政府的協調與支持。”對甲醇燃料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彭致圭仍然信心百倍,“山西的試點,最終是要推廣到周邊省市乃至全國。未來我們將會加強科技開發和應用研究,特別是大馬力甲醇柴油發動機的開發;并且會加快在全國的應用步伐,到2020年,甲醇的直接替代量將達1000萬噸,間接替代量將達3000萬噸。”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