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PET)生產國,到2012年底PET產能3880萬噸。由于其原料對二甲苯(PX)來自于傳統石化路線,國內供應不足,需要大量進口,2012年凈進口量約609萬噸。2013年凈進口量預計將達到870萬噸。受環保因素制約和公共輿論影響(特別是在沿海地區),國內石化路線的PX產能增加將十分有限。
由于國內PTA的產能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15年底達到5000萬噸/年,亞化咨詢研究顯示,假如2015年PTA達到5000萬噸,且開工率繼續保持在70%左右,以生產PTA的PX單耗為0.66來計算,生產3500萬噸PTA將需要2310萬噸PX。而即使最樂觀估計,2015年PX的生產能力也將為1340萬噸左右,產量不可能超過1300萬噸。以此計算,2015年國內至少將有1000萬噸的PX供需缺口。
亞化咨詢認為,未來幾年內,在沿海地區和內陸區域中心城市附近,建設煉油一體化配套的PX項目難度很大。在此情況下,發展煤(甲醇)制芳烴成為戰略選擇。2012年9月,中石化揚子石化公司的甲苯甲醇烷基化裝置開車,利用甲醇與甲苯為原料,PX產能為20萬噸/年。2013年1月,華電集團在陜西榆林的世界首套煤制芳烴(FMTA)中試裝置試車成功。
首屆煤制芳烴技術經濟研討會將于2013年12月18日在北京組織召開。會議將探討全球與中國PX供需展望與產能布局,煤(甲醇)制PX的政策走勢與項目規劃;PX項目的環境影響;甲醇制芳烴技術經濟性分析;不同路線PX競爭力比較;芳烴增產技術進展。會議還將探討煤制芳烴與煤制乙二醇結合,構建煤基聚酯基地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等內容。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