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上關注1405合約階段性做多機會
周二甲醇期貨放量上行,成交量近9萬手,是自去年10月以來的最大成交量,其中1401合約一度漲停,收盤在3269元/噸。近期近月合約的強勢上行是基于對期現高價差的迅速修復,在甲醇供應格局未有顯著改變之前,甲醇漲勢有望延續。
周二甲醇期貨放量上行,成交量近9萬手,是自去年10月以來的最大成交量,其中1401合約一度漲停,收盤在3269元/噸。若以西北地區的現貨價格作為參考,西北廠庫貼水為500元/噸,折合盤面價格是3450—3480元/噸,由此來看,近期近月合約的強勢上行是基于對期現高價差的迅速修復,因而在甲醇供應格局未有顯著改變之前,甲醇漲勢有望延續。
甲醇現貨價格推至2009年以來新高
國內甲醇現貨市場漲聲一片,兩大港口價格紛紛攀升。華南地區惜售心態顯露,甲醇價格被推高至3950元/噸附近,較去年同期漲1150元/噸,華東地區國產甲醇價格在3550—3580元/噸,較去年同期漲800元/噸,進口貨價格在3620元/噸左右。內地市場漲勢強勁,山東南部主流生產企業出廠價在3330—3360元/噸,去年同期價格為2580元/噸,上漲780元/噸左右,漲幅約為30%,其中煤制甲醇生產企業預售已至一周之后。內蒙古地區甲醇價格為2950—2980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900元/噸,漲幅為43%。值得關注的是,除內地與港口間價差拉大之外,近日華東與華南之間的套利窗口亦打開,目前華南與華東地區甲醇價差拉大至400元/噸附近。
到港量集中推遲,港口貨源仍顯緊湊
據數據統計,截至11月底,江蘇地區甲醇庫存在18.33萬噸,其中太倉陽鴻石化在5.80萬噸,長江石化在3萬噸,江陰地區在1萬噸,南通地區在0.36萬噸,整體江蘇可流通貨源在9.23萬噸。寧波地區甲醇庫存在13.65萬噸,整體寧波可流通貨源在1.24萬噸。華南地區庫存在6.35萬噸左右,福建地區目前在1萬噸附近。由于各地區可流通貨源有限,部分到江蘇和華南地區的進口船貨均延后至12月到港,多數貨源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供應緊張且相對集中,導致甲醇現貨價格上漲堅定。
今年下半年,甲醇進口減少與轉口貿易量的增加是港口庫存處于低位的根本原因,目前CFR中國報價為515—517美元/噸,東南亞報價為594—596美元/噸,兩地價差為79美元/噸。由于外圍裝置的檢修持續,亞洲以及歐美各地供應緊張局面短時難以緩解,短期甲醇進口量不會有太大變化。
氣制甲醇裝置開工率大幅下降
今年天然氣供應的緊張成為甲醇價格持續上漲的催化劑,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今年環保問題成為化工企業成本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大受歡迎,在有限的供給下需求增多,氣價上行。另外,在冬季“保民用,限工業”的原則下,天然氣制甲醇的生產受到影響,河北、新疆、內蒙古等地區部分生產企業的開工率都將被動降低。其中,內蒙古遠興能源(000683,股吧)年產135萬噸的甲醇裝置開工率降至54%左右;華電榆天化60萬噸/年的裝置開工率降至61%;青海中浩60萬噸/年裝置開工率為七成;新疆吐哈24萬噸/年裝置由于原料供應短缺問題有停車計劃。此外,瀘天化(000912,股吧)、重慶建滔裝置均處于停車狀態。
數據顯示,我國10月精甲醇產量為267.80萬噸,與去年同月215.5萬噸相比,產量增加24.3%。1—10月累計產量為2296.8萬噸,與去年同期產量2192.9萬噸相比,產量增加4.7%。今年天然氣供需矛盾尤為突出,短期工業限氣還將持續,預計12月和來年1月甲醇產量還將減少。
總體而言,目前1401合約進入交割近月,中下旬開始將提升合約保證金,持倉資金成本將增加,交易所買套保持倉數量增加至379手。短期供需矛盾將集中體現在近月合約上,因而前期多頭可繼續持有。遠月合約將面臨成交放大,基于移倉的因素,操作上可以關注1405合約階段性的做多機會。
標簽:甲醇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