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電石市場有望觸底反彈

作者: 2013年12月04日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量:
字號:T | T
四季度以來,國內電石市場“跌跌”不休,眼下銷售價格已經逼近成本紅線,部分企業被迫限產停產,全行業整體生產經營瀕臨虧損。記者12月2日從全國各大電石生產企業獲悉,近段時間電石主產區紛紛出臺相關措施

四季度以來,國內電石市場“跌跌”不休,眼下銷售價格已經逼近成本紅線,部分企業被迫限產停產,全行業整體生產經營瀕臨虧損。記者12月2日從全國各大電石生產企業獲悉,近段時間電石主產區紛紛出臺相關措施,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力求以此推進節能減排和產業升級。業內人士認為,受完成國家節能減排硬性指標約束,以及企業成本筑底壓力亟待化解等多重因素影響,市場近期有望迎來一輪回暖行情。

成本壓力促漲

“全國電石價格從10月份的均價3000元(噸價,下同),已跌至目前的2600元左右,市場價格已經筑底,絕大部分電石企業效益急劇下滑,甚至處在成本倒掛狀態。以內蒙古烏海、鄂爾多斯地區出廠價格為例,目前主流出廠價在2600~2650元,同比下降200~250元,創下了今年以來的價格最低點。”內蒙古興原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強如是說。

據王強介紹,進入第四季度,電石行情開始大幅下跌。10月初,各地企業出廠報價均價在2900元左右,到10月末,均價為2700元左右,整體跌幅超過5%。11月份至今,市場繼續保持了走低態勢,價格下探幅度也接近5%。目前,華北地區山西、河北等地出廠自提價在2650元;西北地區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等地主流出廠價為2600~2650元。受電石價格跌破成本線打擊,南方地區不少企業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王強分析認為,市場價格已經觸底,西北地區大部分企業開始選擇成本線下不出貨的抵觸觀望態度,試探調整出廠價格。

此外,11月份,國務院公布一批煤炭行業相關政策,采取加強進口煤監管,關閉小產能煤礦等一系列措施,導致電石產業鏈上游蘭炭價格小幅上行,再次加劇了電石成本的提升。

生存壓力促使電石企業調高價格已是勢在必行。

政策頻出推漲

內蒙古科技大學化工學院院長王亞雄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除成本壓力倒逼電石價格回升之外,近期西部地區相繼出臺的節能減排措施,也將助推電石市場新一輪上漲行情。

王亞雄指出,國家和地方政府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年關在即,全國各地方政府為完成落后產能淘汰和節能減排目標,同時落實近期相關環保政策措施,出臺了一系列削減過剩產能和大氣環保的方案。這些政策普遍涉及電石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開工率有望大幅降低,市場供大于求形勢將得到緩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來,電石主產區各地陸續出臺了有關政策:內蒙古全區到今年年底要完成淘汰電石產能37萬噸,臨近京津冀地區的興和縣、商都縣、多倫縣、寧城縣不再審批電石新增產能項目;寧夏自治區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嚴控電石、鐵合金等高耗能行業產能過快增長的措施,加強項目審批管理,對目前已經獲得備案的電石項目,沒有開工的一律停止建設;陜西41戶企業的落后產能設備已按要求全部拆毀,涉及產能電石18.4萬噸,提前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淘汰電石落后產能總任務;河北不再審批電石新增產能項目,新、擴、改建項目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清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

這些政策的出臺,均有利于已經投產電石企業恢復信心,促使電石價格近期逐步回暖。

需求不振拖漲

回顧今年的電石市場,中國電石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郭金保認為,其基本特點是產能成倍增長、產量略有增加、價格大幅回落、企業普遍虧損。郭金保告訴記者,受節能減排政策和成本抬高因素推動,目前可以預計,電石市場觸底反彈已成定局。但是,產能過剩和需求不振雙重因素將拖累電石價格的上漲幅度。此外,電石此輪回暖能夠持續多久還不好判斷。

郭金保分析道,一方面電石全行業一直以來的產能過剩局面沒有改觀,隨時可能造成電石市場再次供大于求,1~10月份全國電石累計產量為1841.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5.6%。另一方面下游需求依舊疲軟,電石消費主要來源于PVC行業,而PVC行業也同樣面臨產能過剩困境,支撐電石行情長久回升尚需時日。

郭金保表示,當前產能過剩是造成電石市場持久低迷的重要原因,也是長期影響行業生存與發展的主要癥結。未來,電石行業調結構轉方式要重點從淘汰落后產能入手,地方政府要破除政績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速度,特別是力爭在2014年底前,將12500KFA的內燃爐全部淘汰,并配套補償政策措施。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電石市場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