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技術 > 論文文集 > 正文

埋管換熱器熱阻分析

作者: 2013年07月18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埋管換熱器熱阻分析 石零,韓書勇,余新明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武漢430056) 摘要:地源熱泵系統中的豎直埋管換熱器是地源熱泵系統的一個關鍵部分,從U管內至巖土間的傳熱熱阻影響熱泵系統的性能。文中介紹

埋管換熱器熱阻分析

石零,韓書勇,余新明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武漢430056)

摘要:地源熱泵系統中的豎直埋管換熱器是地源熱泵系統的一個關鍵部分,從U管內至巖土間的傳熱熱阻影響熱泵系統的性能。文中介紹在靜態負荷下,利用垂直U型埋管換熱器換熱的一維模型和二維模型,從傳熱熱阻的角度進行了埋管管徑、鉆孔直徑與管內對流熱阻、鉆孔熱阻間的分析,結果顯示,對鉆孔熱阻與管徑的優化選擇可降低熱阻,同時對提高埋管換熱器的換熱效率、優化埋管換熱器的設計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熱泵系統;埋管換熱器;對流熱阻;鉆孔熱阻
    1·引言
    由于埋管換熱器傳熱熱阻的存在,限制了埋管換熱器與巖土層間的熱量傳遞,造成埋管換熱器實際換熱量小于理論換熱量,進而限制了地源熱泵系統應有性能的發揮。地源熱泵系統中埋管換熱器的熱阻有三部分組成,一是地埋管內的液體對流換熱熱阻;二是管壁熱阻;三是埋管鉆孔回填料的熱阻。三部分熱阻中,地埋管管壁熱阻為定值,管內對流熱阻會隨管內液體的流動狀態而改變,埋管鉆孔回填料熱阻則有更大的隨機性[1],熱阻的隨機性使地源熱泵系統的設計變得困難。雖然埋管換熱器的換熱熱阻有動態變化性,但埋管系統的熱阻并非不可控性,毫無規律可循。本文針對豎直U型地埋管換熱器,從熱阻的角度分析管內對流熱阻與埋管管徑的關系、鉆孔直徑與埋管直徑間的關系,尋找埋管換熱器熱阻的可控規律,以期對埋管換熱器的設計提供理論支持。
    2·地埋換熱器傳熱理論
    豎直地埋管換熱器是在地層中鉆孔,布置U型管后再用回填料回填的一種地埋管換熱器形式。豎直地埋換熱器的換熱模型有一維、二維以及準三維導熱模型。一維U型埋管模型,用當量直徑等價一根圓管,是線熱源理論的延伸[2]。一維傳熱模型中,管內對流熱阻、埋管管壁熱阻以及鉆孔的熱阻分別用(1)—(3)式表示:


            
            
    式中,ro,ri,rb分別為埋管外徑、內徑和鉆孔當量直徑。kp,kG分別為埋管內徑和鉆孔的熱導率。h為對流換熱表面傳熱系數。
    地埋管換熱器換熱效率的高低、熱泵系統的運行成本、埋管換熱器的成本等均與埋管換熱器的管徑有關,為此,分析埋管管徑在這三部分的熱阻中的作用,能為埋管換熱器的設計提供幫助。然而(1)—(3)式并不閉合,還需對系統換熱量進行約束,才能分析埋管的管徑與熱阻間的關系。假定由埋管的換熱量為:
    Q=mcpΔT(4)
    式中,Q為換熱量。M,cp,△T分別為流體質量、流體定壓比熱、流體進出地埋換熱器的溫差。
    Q由熱負荷決定,它又聯系著埋管內的液體媒介流量,進而決定其管內的流動狀態。管內流體的流動狀態則根據雷諾數判定:


             
    式中,u管內流體流速,di管內徑,γ流體運動黏性系數。
    通常情況下為獲得較高的換熱效率,管內流體的流動狀態會設計成湍流,假設熱負荷穩定,這樣由以上各式,則可對一維條件下熱阻與管徑進行分析。


            
    3·埋管換熱器的熱阻分析
    在進行熱阻分析時,采用垂直地埋換熱器的埋深為50m,埋管內的換熱介質為水,埋地換熱器與巖土間的熱流通量為10W/m2,Pr=5.45(水在40℃的值),其它參數如下,數據參考文獻[4]。cp:4.18W.m-1.℃-1;kb:2.6W.m-1.℃-1;kp:0.48W.m-1.℃-1;Ks:3.14W.m-1.℃-1;ρ:1000kg.m-3。
    在地源熱泵系統中埋管換熱器進出口溫差是一個可控的運行參數,假定負荷穩定,埋管換熱器進出口溫差一定時,圖1給出了熱阻與管徑間的關系圖。


             
    圖1顯示了定熱負荷時,埋管內對流熱阻隨管徑的變化趨勢。在熱負荷一定時,由媒介水所傳遞給埋管的熱量也一定,媒介水的流量不變,管徑增加時管內的流動狀態會發生變化,管徑由小變大時,管內流體會由湍流向過渡流甚至層流轉變,所以對流換熱熱阻增加。同時,圖1中還顯示,埋管換熱器的進出口溫差增加時,對流熱阻也增加,對流熱阻的增加將不利于流體與管壁間的換熱,從影響埋管換熱器的換熱。從另一個方面,為提高換熱器的換熱量又需要較大的進出口溫差。平衡埋管換熱器進出口溫差與對流熱阻和提高換熱量間的關系,需要從整個熱泵系統的最優化分析,這里不在論述。基于對流熱阻與管徑間的這種變化規律,選擇合理的埋管管徑和進出口溫差非常重要。
    圖2中給出了在埋管中水的進出口溫差在2℃時,對流熱阻與鉆孔熱阻間的比較圖。在U管直徑不變的條件下,鉆孔熱阻隨孔徑的增加也隨之增加,所以,在實際工程中,如果確定了U管直徑則應盡可能的使用較小的鉆孔直徑。而管內對流熱阻則隨U管的直徑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在實際工程中,U管的直徑增加則埋管的孔徑也應隨之增加,從降低熱阻的角度考慮,應該選取合理的U管的直徑。在給定的換熱量等條件下,圖2中曲線顯示其合理的U管直徑和鉆孔的直徑分別是37mm和160mm。說明實際工程中,為取得較好的換熱效果,應選擇設計匹配的U管直徑和鉆孔直徑。


            
    采用與一維模型U管相同的基礎參數,使用二維模型對U管傳熱熱阻進行了分析,并與一維模型進行了對比,其結果如圖3所示。


            
    圖3中A為二維模型下的鉆孔熱阻曲線,B為一維模型下的鉆孔熱阻曲線,C為二維模型的U管內對流熱阻曲線,D為一維模型的U管內對流熱阻曲線。通過兩種模型下埋管熱阻的熱阻比較,熱阻與U管直徑間的變化關系一致,但數值有所變化,一維模型所得的熱阻要小于采用二維模型的,且兩者差值還很大,明顯地二維模型計算熱阻大的原因在于其模型更為準確、全面。由于按一維模型進行埋管換熱器設計有較小的熱阻,會有小規模埋管換熱器的結果,采用二維模型進行埋管換熱器設計有較大的熱阻,會有大規模埋管換熱器的結果。大規模的埋管換熱器對應的是埋管換熱器高換熱可靠性。 
    4·結論
    論文從埋管換熱器的傳熱熱阻的角度,利用埋管換熱器一維模型和二維模型對三部分熱阻與U直徑、鉆孔直徑間的關系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在熱負荷穩定的條件下,對流換熱熱阻和鉆孔傳熱熱阻受鉆孔直徑和U直徑對的直接影響,在熱阻最小的條件下,存在有U管直徑和鉆孔直徑的優化值。
    采用兩種模型進行埋管換熱器設計所得埋管換熱器規模不同,二維模型所得埋管換熱器的規模大于一維模型。
參考文獻
[1]管昌生,劉卓棟,陳緒義.地源熱泵地埋管隨機熱阻及可靠性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32(3):70-72.
[2]Ingersoll L R,Zobelo J,Ingersoll A C.Heat conduction with 
engineering,gological and other applications[C].New York McGraw-Hill,
1954,250-251.
[3]Zeng H Y,Diao N R,Fang Z H.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boreholes
in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03,46(23):4467-4481.
[4]楊衛波,施明恒.地源熱泵中U型埋管傳熱過程中的數值模擬[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7(1):78-83.
[5]程宗科,柯軍,劉秋新,等.地源熱泵地埋管換熱設計計算[J].制冷與空調,2008,22(2):58-62.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