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雄偉壯觀的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一套套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高速運轉,黑色的煤炭在這里搖身一變,成為白色的氣、透明的油、無色的甲醇……在河南省唯一冠名煤化工的產業集聚區——義馬煤化工產業集聚區,無機到有機的飛躍,黑與白的蛻變,奏響轉型跨越發展強音。
壯行未歇,豪興又起,三門峽發展強音連連。5月19日,煤化工等五大千億元產業集群規劃和項目的發布,再次吹響了加快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高新產業規模化發展的號角,為三門峽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為實現中國夢、中原夢、崤函夢催生了新動力。
發展煤化工的沃土
作為一個資源型城市,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使三門峽成為發展煤化工的一片沃土。我市煤炭資源豐富,有義馬、陜澠兩大煤田,主產動力長焰煤,煤田面積368平方公里,預測煤炭總量27億噸,已探明儲量16.9億噸。
近年,三門峽積極搶抓中原經濟區和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重大機遇,緊緊圍繞“三大戰略定位”,強力實施“四大一高”戰略,初步走出了一條以“四大一高”引領經濟轉型、五位一體、四化同步的科學發展之路。煤化工產業按照“基地化、大型化、規模化”的發展要求,產業特色優勢和集群效應進一步凸顯,同時依托義煤集團、河南煤化等優勢企業和義煤綜能公司、義馬氣化廠、開祥化工等骨干企業,形成日產煤氣800萬標方,年產甲醇60萬噸、二甲醚40萬噸、醋酸30萬噸、1,4-丁二醇10萬噸、粗酚和輕油等副產品10萬噸的產能,為煤化工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2年,煤及煤化工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1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4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3.9%。
正基于此,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以大手筆、大魄力,前瞻性地提出了以現有產業基礎和已形成的發展優勢為依托,計劃用5到8年時間,培育和打造煤化工等5個千億元產業集群的戰略規劃。
其中,煤及煤化工千億元產業集群規劃了1000萬方煤制氣、年產20萬噸甲醇蛋白、2×10萬噸PBT等33個項目,總投資674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形成產能:日產煤制氣1300萬標方,年產甲醇200萬噸、二甲醚60萬噸、乙二醇100萬噸、1,4-丁二醇20萬噸,每年新增銷售收入942億元,使三門峽市煤化工產業集群總銷售收入達到1351億元,新增利稅154億元。
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宏偉藍圖已經繪就,壯麗前景催人奮進。
近年,義馬煤化工產業集聚區認真落實省市重大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全省一流煤化工產業集群目標,按照“四集一轉”的要求,大力實施“四大一高”戰略,以拉長鏈條做大產業規模,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以招商引資拓展發展空間,以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發展保障,以集約發展破解土地瓶頸,推動集聚區又好又快發展。該集聚區先后被評為全省“先進產業集聚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走進義馬煤化工產業集聚區,寬闊的道路兩旁綠意盎然。繁忙的生產車間,火熱的項目建設,處處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壯美畫卷。
近日,在義馬氣化廠硝銨項目建設工地,機器轟鳴,大型車輛來往穿梭,數百名工人冒著酷暑奮戰在施工一線。該項目是義馬氣化廠調整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條的重大舉措,總投資13.9億元,于2012年7月開工,目前正在安裝設備,即將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后可年產天然氣2.3億立方米、甲醇30萬噸、二甲醚22萬噸、醋酸30萬噸、硝銨20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30億元、利稅2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多個。”義馬氣化廠副廠長付春玉介紹,該項目一是技術先進,引進了世界一流的煤氣深冷分離技術,為下游項目提供了原料氣;二是多元發展,煤氣分離出的甲烷用于生產天然氣,一氧化碳用于生產醋酸,氫氣用于合成氨生產硝酸銨;三是循環利用,可將生產過程中的廢氣作為原料加以利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降低了能耗。
義馬氣化廠是世界500強企業河南煤化工集團下屬重要的化工生產企業。截至2011年末,義馬氣化廠年產凈煤氣超過10億標準立方米,日均達到300萬標準立方米,年產甲醇超過30萬噸。目前已經開發的下游產品有年產20萬噸二甲醚、年產20萬噸醋酸,以及年產9萬噸粗酚、煤焦油、煤輕油等化工副產品。
自2006年起,義煤集團積極實施戰略調整,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形成了以開祥化工、綜能公司、煤生化公司為依托的生物化工和精細化工兩個煤化工園區。
在開祥化工,已建成投產的25萬噸甲醇、20萬噸二甲醚和投資15.7億元的9萬噸1,4-丁二醇項目,以及8.9億元的2×10萬噸PBT、10萬噸液態二氧化碳等項目集群蔚為壯觀。該公司引近荷蘭殼牌技術,提高煤炭轉化率,真正實現對煤炭資源的“吃干榨凈”。開祥化工副總經理孫乃良為記者算了一筆賬:該公司年消耗原煤70萬噸,如直接賣掉銷售額約為2.8億元,但經過深加工銷售額可達30億元,效益增長了近10倍。
目前,開祥化工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煤制1,4-丁二醇供應商,在產項目涉及的產品有甲醇、甲醛、二甲醚、乙炔、BDO、PBT等。隨著后續項目的跟進,向下游延伸至可降解塑料和特種工程塑料的加工。
義煤綜能煤化工園區以綜能公司和煤生化公司為依托,“十二五”期間規劃總投資230億元,占地1065畝,分三期建設,計劃用5年時間將園區建成,形成年產60萬噸乙二醇、20萬噸甲醇蛋白、40萬噸低碳醇以及20萬噸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能力,并為開展50萬噸烯烴項目奠定基礎。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年消耗原料煤600萬噸,實現產值400億元、利稅100億元。目前,該園區已建成了日產1000萬標方煤制氣一期500萬標方項目,正在建設20萬噸甲醇蛋白一期3萬噸項目、30萬噸混合多元醇項目。
在政府的支持下,園區始終堅持把“技術高新、定位高端、唯一稀缺、引領發展”作為發展方向。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兩條主線蓬勃發展。
2012年5月,煤生化公司首批甲醇蛋白中試產品的順利產出,填補了我國大規模甲醇蛋白生產的技術空白,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英國之后第三個擁有此項規模化生產技術的國家,徹底打破了國外對該技術的壟斷局面,延長了煤化工產業鏈條,開辟了煤生化研究與開發的新領域,對我國的煤化工、飼料業、食品業、紡織業、醫藥業產生重大影響。
2012年6月,綜能公司順利實現了世界第一套1.0MpaU-GAS氣化裝置系統的首次聯動試車,產出煤氣。不但使劣質粉煤得以就地轉化,而且也為我國乃至世界劣質粉煤的開發和利用開辟新的有效途徑。
邁步新征程共筑崤函夢
站在新起點上開啟偉大征程,實現新跨越,義馬煤化工產業集聚區管委會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管委會圍繞三門峽市委、市政府打造千億元煤化工產業集群的部署和要求,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從5個方面下功夫,深入推進產業集聚區快速發展。
義馬市委常委、義馬煤化工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崔飛飛介紹,一是抓規劃引導,高起點、高水平編制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規劃實施55個重點項目、投資近750億元,實現煤化工主營收入超過1000億元。二是抓龍頭企業拉產業鏈條。依托河南煤化、義煤集團兩大龍頭企業,實施氣化廠、開祥化工、義煤綜能三大煤化工項目群建設。同時,突出煤化工主題,招大商、拉大資、深加工,強力推進煤化工集群的壯大、升級。三是抓創新驅動。打造科研新平臺,引進先進技術,開展自主創新,發揮高端人才作用,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四是抓要素保障。完善基礎設施,打造服務平臺,集約利用資源,不斷提升產業集聚區的承載能力。五是抓優化環境。建立項目聯席辦公、聯審聯批制度,實行項目指揮長負責制和“半天工作法”,全力服務項目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藍圖引領夢想,實干成就夢想。下一步,我們將緊盯千億元煤化工產業集群,按照‘一高兩化’要求,真抓實干、善做善成。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把義馬煤化工產業集聚區打造成主營收入超千億元的河南一流、全國有影響的煤化工產業集聚區,為實現中國夢、中原夢、崤函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崔飛飛充滿信心地說。
東風勁吹千帆舉,眾志成城偉業興。五大千億元產業集群規劃激發出最強勁的生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