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華星化工披露公告稱,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近22億元來補充流動資金并籌備開展天然氣業務。但公司同時提示風險稱,公司目前僅具備從事天然氣轉口貿易業務的條件,尚不具有從事其它天然氣業務的資質。
轉型天然氣仍存在風險
公告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3.6億股,發行價格為6.11元/股。發行對象上海華信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信石油”)、上海大華國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大生商業有限公司,定增對象全部以現金認購,三家分別以現金認購8000萬股、1.8億股、1億股。
本次募集資金的總額不超過2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公司擬運用本次募集的流動資金開展從事天然氣業務的籌備工作。
對于籌備開展天然氣業務,華星化工公司方面提示風險稱,該項業務尚處于籌劃起步階段,如果公司不能及時滿足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及行業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未能順利獲取上游穩定的氣源及整合下游儲運、分銷等資源,將難以在該新業務領域取得突破,因而公司新進入天然氣業務的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和經營風險。
事實上華星化工冒險投資天然氣業務也是被逼無奈。華星化工在公告也承認,目前農藥行業整體雖有復蘇緩慢,但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農藥行業難以出現和保持快速的發展勢頭。因此,公司籌備從事天然氣業務。
有業內人士稱,華星化工農藥等主營業務短期內難有突破,并且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環保壓力。各項環保法律法規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農藥生產過程中“三廢”排放監管力度加大。
華星化工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26.56億元,同比增長272.29%;但實現凈利潤只有3034萬元,雖然同比也有2.5倍的增長,但預計全年凈利潤大約3581萬元至5819萬元,同比去年大約下降68%-48%。
半年前剛完成19億元定增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近22億元的定向增發議案推出前,今年5月19日,華星化工剛剛完成一輪19億元的定向增發。當時公司稱,公司以2.65元/股的價格向上海華信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定向發行7.29億股,共募集資金19.31億元。
彼時,該公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計劃用于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工程項目7.03億元;“年年富”配送中心建設項目3.07億元;償還銀行貸款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6億元。截至2013年9月30日止,公司累計使用募集資金14.25億元。
在這一輪的定向增發后,華信石油由此持有公司60.78%的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原控股股東謝平夫婦的持股由15%縮水至6%。
與此同時,華信石油還完成了多輪增資。其中,今年11月27日,華信石油獲得了30億元的增資,注冊資本由45億元增加至75億元。增資完成后,華信石油股東為:上海市華信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出資30億元,占注冊資本的40%;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信”)出資1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20%;中安聯合能源有限公司出資30億元,占注冊資本的40%。
在此前一個多月時間內,中國華信已經兩次增資華信石油,11月5日,華星化工曾公告,華信石油獲中國華信增資10.3億元,注冊資本由34.7億元增加至45億元。今年10月上旬,華信石油注冊資本剛由30億元增加至34.7億元,增資方同樣是中國華信。
對于華星化工控股股東華信石油多輪增資,業內就預計,華星化工可能要上馬新的項目,而在事實上,自今年5月華信石油入主公司后,業內曾預期華星化工將向石油、天然氣貿易轉型。
宏源證券研究報告就分析認為,華星化工目前主營業務農藥方面的盈利能力不強,但公司大股東華信石油的業務規模體量大,涉及石油化工原料及添加劑的國際國內貿易,在海南擁有1200萬立方石油儲備基地,新疆大型煤化工項目也已與客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未來存在將合適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標簽:華星化工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