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和德國聯邦能源部今年夏天召集了20多名太陽能高管,討論了太陽能行業未來的前景。
在斯坦福大學Steyer-Taylor能源、政策和金融中心召開一天的工作會議。世界20位太陽能頂級管理人員召開了一天的工作會議。會議遵循了皇家國際研究所的規則(僅討論事件,不明確是哪方觀點),以及太陽能行業未來發展的四種可能的局面。以上就是會議召開的背景。
報告介紹稱報告內容是推測的,有很多的推測的不確定內容。這是一個誠實開場白,并且讓人為之一振地坦誠的承認:在2025年太陽能行業將是什么樣子。盡管沒人能夠高度確定的預測任何事情,但是與會的20多位高管是最能做出有根據推測的人士。
他們的結論是:全球本土化將決定太陽能行業的未來:這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全球型太陽能公司主導太陽能行業,但是在一些國家采取靈活的規模進行本土的運作的過程。中國、德國、日本、美國都不會主導太陽能行業。那些處于最佳位置來利用變化市場環境的公司將預定太陽能行業的未來。
斯坦福會議的四種局面就是最好的預測太陽能發展的方向。研究人員設定了四種結果,并讓20名高管討論每種局面發生的可能性。這種討論對于確定高官們的共識、分歧以及主要的不確定的部分是什么至關重要。
情況一:高應用率,較低壁壘。這是太陽能行業的最佳局面,各種有利因素結合起來掛起一場太陽能風暴,而到2025年,全球太陽能發電率將達到8%。
情況二:高應用率,較高壁壘。一位與會人士指出:這是一個太陽能應用率高為主要特點的復雜局面,就像是一座砌墻的花園,保護性政策將推高太陽能價格。
情況三:低應用率,較高壁壘。這并不是最糟糕的局面,但是在這個局面下,受到太陽能威脅的電站成功的瓦解的太陽能的增長,僅留下了小片的應用太陽能的應用地區以及為數不多的足夠能活的公司生存了下來。
情況四:低應用率,較低壁壘。這是最糟糕的局面。太陽能并非被那些政府繁瑣的過程而綁架,而是政府、公司、消費者認為太陽能完全不重要。
情況一
太陽能最佳增長局面傾向于光伏發電到2025年發電量將占8%的觀點。與會者一致認為這對于太陽能來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局面,但是大多人質疑這種局面的準確定
對于化石燃料價格激增、頁巖氣興起的迅速衰落、人們對于全球極端天氣擔心增加外加光伏技術新突破,這些都意味著太陽能市場所占比重將有所增加。
理論雖好,而且與會人士也確實預見上述預測將變成現實,但是他們對于太陽能技術是否能取得巨變并不確定。在過去的五年,我們并沒有看到真正的技術突破。我們看到的只有效率的提高和產品制造成本的降低。很多人認為除非政府增加太陽能的研發資金投入,否則,這種技術突破不會馬上出現。
完美的太陽能風暴需要四要素:太陽能技術突破、公眾對氣候變化擔憂、高企的天燃氣價格以及政府的扶持性政策同時作用,才能實現上述局面。
但是,太陽能應用壁壘較低是現實情況,與會者一致認為:少數全球太陽能公司將主導這一行業,其中一位與會者表示這種局面已經開始了。這種主導被稱為全球本地化,一些跨國公司已經制訂了不同的價格結構和供應策略,在若干個市場進行本地化運行。
一位與會者指出:因為即使到最后,光伏還是需要在本地進行生產的。而物流費是很高的。因此,另一位與會者表示:太陽能行業最后將和汽車制造業相似。
情況二
中國和韓國將主導制造部分。美國和德國將主導創新部分,而很多與會者對此預測持有異議。
盡管這種局面是建立在第一種情況下的四類推動因素(化石燃料成本增加、公眾對氣候變化的支持、政府對太陽能的扶持以及技術突破),關鍵的不同在于全球經濟。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家在掙扎的應對高失業率問題,迫使國家政府制定各種政策來創造制造業、物流、建筑及科研領域的工作。這種情況通常和保護主義掛鉤。本地制造規則十分普遍,對進口太陽能產品征收高關稅以阻止貨物在國與國之間的流動。因此,各國之間產品價格差距很大,阻礙了太陽能產品的自由流動。
在強大的地方保護政策下,石油天然氣公司進入了太陽能市場。一位與會人士指出:石油公司十分懂得利用及規避地區壁壘。
雖然一些公司將會壟斷元件市場,但是擁有太陽能市場的國家都將都將制造光伏組件。這些工廠就像是廚房一樣。每個市場都由,地區安裝商主導市場,而地區增長是其他的國家壁壘決定的。
因此,一個國家的壁壘越高,其壁壘越多。其他國家的制定的保護主義措施限制了中國壟斷制造這一領域,而且還推遲了中國的擴張計劃,中國以及日本在一定程度上都在這些條件下發展良好。
情況三
與會者用:不要發放更多低息貸款來描述這種情況。利率上升造成很多小型太陽能制造商停工,造成了一種主要特點為政府壁壘、高成本的疲軟氣氛,這種氣氛又被轉移到中國和歐盟的頁巖氣繁榮而惡化。
同時,全球氣溫開始下降,不知道是否是零食現象,沒人知道這種趨勢將會超什么樣發展。而同時,其他可再生能源已經追趕上了太陽能。
同時,大型電站制訂了大眾反太陽能意識的政策,比如居民太陽能系統并網需要交費。僅在一小部分國家中太陽能更廉價、更容易進入,比如:非洲國家、南非、及美國。
情況四
若2025年太陽能行業完全衰退,則煤電站發展良好,天燃氣價格高企。隨著全球經濟停滯不僅讓政府更讓廣大的民眾憂心忡忡,煤炭主導著中國、印度和德國的能源供給。
因此,研究強烈呼吁降低可再生能源比重。諸如糧食供應以及創造就業的問題應該放在第一位,而風電和化石燃料發電已經在世界上實現了發電平價上網。
太陽能光伏電站增長實際已經在減速,屋頂系統的安裝重回到上世紀80到90年代的水平,很少有人會在屋頂上安裝光伏板。
太陽能行業唯一的好消息來源就是美國軍方,他們看到追求高端光伏產品的技術及戰略優勢。中國的經濟雖然已經停滯,但是其關注點是在減少貧困而非關注光伏市場。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發展援助以及私人投資加速了太陽能的增長,尤其是在印度的部分地區,那里電力短缺十分頻繁。非洲變成了一個太陽能電力的消費者而非生產者。
在太陽能行業內部,僅有少數靈活企業可以借助政府撥款以及優質的市場部分存貨小賴,其他或者消亡或者利用已有的技術和知識進入其他行業。
然而,好消息就是斯坦福工作會議與會大多數高管都表示這種情況都不太可能發生,他們的相信化石燃料價格穩定以及公眾忽視氣候變化問題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結論
在詢問考慮四種局面之后,20位高管達成的結論各不相同,但是人們對于討論中得出的一些趨勢達成一致。案例之一就是今日的太陽能行業呼應了美國美國電信業的情況。
高管們也認為目前電力公司正在適應變化電力環境的進行努力,而太陽能將將成為電力公司霸主地位頭號威脅。而光伏電站是不是將被技術進步所替代,就像在發展中國家那樣,沒有鋪設電話線,而是直接使用了手機,對于太陽能發電會發生這種事情嗎?
建設光伏建筑一體化將變成更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如果太陽能行業沖走了數碼相機的老路:技術不斷發展,價格不斷降低,最終被融入到智能手機之中。對于太陽能來說,光伏板能為光伏瓷磚、杯子、優化和其他產品鋪路嗎?
與會者認為:到2025年發生什么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他們都認為全球本土化可以贏得當下的市場。這一個和中國將難以超越地主導太陽能行業的擔心相反的結論。
所有的國家將會得到少數太陽能寡頭的服務,享受廉價的太陽能。這些寡頭都是在全球的水平上經營的,而很多市場都將對太陽能的增長扮演關鍵角色。為了實現第一種目標,世界各國政府應該信心滿滿的支持太陽能產業,而不是通過國家壁壘來限制其發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