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吉林石化電石廠國內最大的氯磺化聚乙烯裝置經過技術改造,順利產出合格產品。經有關部門檢測,產品中溶劑殘留、揮發份、拉伸強度等指標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標準,實現了產量和效益雙提升。
此次改造從7月27日開始,主要針對溶劑、裝置后處理系統、擠出系統、尾氣回收等環節實施完善性改造。尾氣回收改造既改善了操作環境,降低了原料消耗;將過去采用的單螺桿擠出改為雙螺桿擠出技術,有效降低了產品中溶劑殘留;采用新溶劑進行工業化生產,徹底擺脫了對四氯化碳溶劑的依賴。
經專業部門檢測,此次技改后,該廠生產的產品四氯化碳溶劑殘留由0.5%降至0.1%以下,產品的外觀和內在性能指標明顯提升。
據介紹,吉林石化電石廠氯磺化聚乙烯裝置始建于1968年,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環保部批準使用四氯化碳溶劑生產氯磺化聚乙烯的企業。目前該裝置生產能力為3000噸/年。受《蒙特利爾協定公約》的限制執行配額許可證制度,該裝置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四氯化碳溶劑嚴重制約了裝置生產能力。近年來,該廠在環保部監督指導下,與吉林石化研究院一起積極開展混合溶劑攻關,擺脫了對四氯化碳溶劑的依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