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三中全會《決定》中最引人關注的內容之一。對市場環境和信號變化十分敏感的石化企業,特別是民營石化企業紛紛表示,市場化改革必將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決定》中多處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表述,更是讓他們感覺到企業發展將迎來又一個春天。
全國最大的地煉企業——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李湘平認為,深化改革是最大的紅利。原油資源是石油化工企業的基礎資源。全會發出了按照市場化配置資源的信號,這是打破市場壟斷、鼓勵公平競爭、提高資源效率的重要舉措。三中全會也為更多的優秀民營企業創造了公平競爭的條件,將逐步形成有利于企業競爭的發展環境。同時,環保等方面的改革,也將帶動一批符合產業導向、有利于轉型升級的項目。他們殷切期盼具體政策能夠盡快制定、落實到位,以促進地方煉油企業等民族工業的發展。
山東翔龍集團副總裁李洪祥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翔龍集團作為新型肥料發展的倡導者之一和穩定性肥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單位之一,一直把糧食安全放在第一位。今后,要繼續加快科技創新、加快環保型肥料品種研發、加大新型肥料推廣力度。
遼寧奧克、盤錦和運、大連福佳、大連逸盛、方大化工等一批民營企業也格外關注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論述。方大化工集團副總裁、公司董事長閆奎興強調,深化內部改革是近期乃至明年公司工作的主旋律,是第一位的工作。他帶領企業員工一起剖析了市場今后的發展趨勢,特別強調改革要適應市場的需求,適應企業發展,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
盤錦和運公司董事長張克勇說,公司的丁基橡膠項目、鹵化丁基橡膠項目都在今年一次開車產出合格產品,使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個擁有鹵化丁基橡膠生產能力的國家。十八屆三中全會針對民營企業有序發展提出了更好的政策,在未來3~5年內,和運一定會成為中國高端合成橡膠和MTBE最大的供應商,為國家發展作貢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