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盤管式換熱器
霍現霞,馮青秀
(石家莊市石換換熱環保有限公司,河北石家莊050031)
螺旋盤管式換熱器,是在螺旋板式換熱器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后,新研制的一種利用鋼管代替鋼板的新型結構。它即具有螺旋板式換熱器的優點,且克服了螺旋板式換熱器的許多不足,具有換熱效率更高,可承受較高的工作壓力和壓差,且重量輕等優點。
在能源、石油、化工等行業及居民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到熱交換裝置,現有熱交換裝置包括管殼式、套管式、螺旋板式等;換熱器按其冷熱流體相互間的流動方式來分,包括順流、逆流、交叉流等方式;按冷熱流體各自的流動方式可分為管內直流、波流、旋流,管外繞流、折流、旋流等。其中,冷熱流體相互逆流且各自旋流為換熱效果較理想的一種方式,螺旋板式換熱器就屬于此類。“螺旋板換熱器”,由冷、熱媒進出口與螺旋式卷曲的換熱板構成,在其結構中有冷媒、熱媒兩個螺旋通道,冷熱媒間可逆流換熱,但螺旋板式換熱器存在如下弊病:
(1)對換熱板的強度要求較高,厚度要求是:一般碳鋼板為4mm,不銹鋼板為3mm,承壓能力有限,且兩種介質(通道)壓差不能太大。
(2)兩通道內存在壓差時,壓力小的一側的螺旋板在強度上也需按照壓力大的一側進行設計,這種情況導致壓差過大時,存在材料浪費現象。
本廠研制的這種設備,是提供一種螺旋盤管式換熱器,螺旋盤管內為一介質通道,管外壁與殼體間形成另一螺旋介質通道,要進行熱交換的兩介質相互逆向、旋流換熱。該換熱器較之螺旋板換熱器在不增加通道長度的前提下,換熱面積大大增加,換熱效率、能源利用度提高,管壁厚度減小,結構緊湊、體小質輕,承壓能力高,且可以承受較大壓差。
本設備以中心管為軸心呈螺旋漸開狀的螺旋盤管,螺旋盤管于軸心一端與中心管相連通,管間并排無隙設置成螺旋盤管組,位于螺旋盤管組邊緣處的兩根外端螺旋盤管,分別于垂直于中心管的外側壁處,與筒體相應處的內壁間無隙固定聯接;螺旋盤管組的外壁與筒體內壁間為一螺旋漸開狀管外通道;由螺旋盤管組與中心管組成螺旋漸開狀管內通道;管內通道與管外通道其中之一接于一次介質的進、出口,相應地另一通道接于二次介質的進、出口。本設備的工作過程:進行換熱的兩種溫度不同的介質分別于入口處通入,并于各自的旋流通道中進行逆流熱交換,并經介質出口流出。管內宜通高溫、高壓流體,相應地管外宜通低壓、低溫的流體。該換熱裝置可用于氣—氣、液—液、氣—液間的熱交換。
本設備的結構特點是:
(1)管內通道與管外通道均為螺旋漸開狀流體通道,可實現一次介質與二次介質均可逆向、旋流前進,進行熱交換。該換熱裝置較之螺旋板換熱器在不增加管道長度的前提下,因換熱面積大大增加,且因為管壁較薄,故換熱效率高、耗材少、結構緊湊、體小質輕,承壓能力高。
(2)適用于兩通道壓差大的情況,由于螺旋盤管承壓能力高,所以管內通高壓介質,管外通低壓介質。
(3)本設備把螺旋板內的定距柱改為定距片,節省了材料且傳熱效果更好。
本設備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所取得的技術進步在于:兩介質于各自的螺旋狀通道內逆流行進實現換熱,較之螺旋板換熱器在不增加通道長度的前提下,換熱面積大大增加,換熱效率、能源利用度提高,管壁厚度減小,結構緊湊、體小質輕,承壓能力高。設備附圖。
A·口為一次介質進口 B·口為一次介質出口
C·口為二次介質出口 D·口為二次介質進口
1·外圈板 2·換熱盤管 3·定距圓鋼 4·中心隔板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