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臣1 聶同軍1 陳友祎2
(1: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濮陽市 457000)
(2: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北京市 100037)
摘要:討論了部分元素在YY2和YY3型橫向加熱平臺石墨管中的原子化行為,考察了元素的靈敏度、精密度、準確性。實驗表明,YY3圓形橫向加熱平臺石墨管的結構和原子化性比較優越,可以推廣使用。
關鍵詞: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橫向加熱石墨管;原子吸收曲線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GFAAS)的核心問題是原子化過程。它包括原子化器的結構、材質、升溫過程特性及瞬間原子吸收信號和原子化機理等(1)。傳統上石墨管的加熱方式為縱向加熱,這種方式易產生化學干擾,記憶效應大,原子化效率低。橫向加熱與縱向塞曼相結合的石墨爐1990年由美國Perkin-Elmer(PE)公司首先商品化(4100ZL型儀器),因其確有良好的分析性能,在整個90年代獲得了快速的發展(2)。但其關鍵而又易耗部件----“石墨管”,價格昂貴,致使分析成本太高,限制了正常的使用。原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的陳友祎教授(現北京友誼丹諾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從事石墨管的研制,造詣頗深。其研制的YY1、YY2型橫向加熱石墨管(3-4),性能優越,價格低廉。在此基礎上,借鑒國外產品的經驗,又研制了YY3型橫向加熱平臺石墨管,分析性能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1 實驗部分
1.1儀器與主要試劑
PE5100ZL原子吸收光譜儀,帶PE軟件的工作站,AS-70自動進樣器,鉛、銅、鈀、錳、鎳、鉻、釩的空心燈,砷無極放電燈;無極放電燈電源EDL system2;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YY2型橫向加熱平臺石墨管(用YY2表示),YY3方形橫向加熱平臺石墨管(用YY3□表示),YY3圓形橫向加熱平臺石墨管(用YY3О表示)。
鉛、銅、鈀、砷、錳、鎳、鉻、釩的標準儲備液,均為1.000gL-1,根據需要配制成工作溶液,均保持0.16molL-1HNO3酸度。
濃HNO3和Mg(NO3)2均為優級純試劑,Mg(NO3)2溶液:10gL-1。
水為三次去離子水,電阻18M?以上。
氬氣:Φ=99.999%純度。
1.2 儀器的工作條件
燈電流:鉛10mA,銅15mA,錳20mA,鈀30mA,鎳25m A,鉻25mA,釩40mA,砷EDL290mA;加調制方式;通帶寬度錳和鎳為0.2nm Low,其余為0.7 nm Low,釩讀數時間延遲0.5s;積分方式為峰面積;石墨爐升溫程序,干燥階段兩步:110℃,升溫1s, 保持20s,130℃,升溫1s,保持10s;清除階段均為2400℃,升溫1s,保持2s,其它條件見表1。
表1 儀器的工作條件
Table Analytical parameters of the instrument
元素
element |
λ/nm |
灰化階段ashing |
原子化階段atomizing |
T/℃ |
t升/S |
t升/S |
T/℃ |
t升/S |
t升/S |
Pb |
283.3 |
700 |
10 |
20 |
1300 |
0 |
3 |
Cu |
324.8 |
800 |
10 |
20 |
1900 |
0 |
5 |
As |
193.7 |
1100 |
10 |
20 |
2200 |
0 |
3 |
Mn |
279.5 |
1000 |
10 |
20 |
1900 |
0 |
3 |
Pd |
247.6 |
900 |
10 |
20 |
2200 |
0 |
5 |
Ni |
232.0 |
1100 |
10 |
20 |
2300 |
0 |
5 |
Cr |
357.9 |
1400 |
10 |
20 |
2300 |
0 |
3 |
V |
318.4 |
1400 |
10 |
20 |
2400 |
0 |
7 |
1.3 實驗方法
各元素的標準工作溶液濃度分別為:鉛、鈀、釩為100μgL-1,砷為50μgL-1,銅、鎳為25μgL-1,錳、鉻為10μgL-1。分別用YY2和YY3□、YY3О橫向加熱石墨管測試,由AS—70自動進樣器進樣,進樣量為20μl,基本改進劑Mg(NO3)2加入量鉛、砷、錳為5μl,鉻為2μl,其它測定元素不加。由儀器工作站自動存儲峰形及數據,之后備用。
2 結果與討論
2.1靈敏度比較
用GFAAS方法測試是,常以1%吸收時該元素的特征質量C.M(characteristic mass)來表示測試靈敏度。筆者分別測試了低溫元素鉛,中溫元素銅、砷、鈀、鎳、鉻和高溫元素釩,其特征質量C.M見表2。
表2 各元素的特征質量(m0)比較
Table 2 Characteristic mass (m0) of the elements
元素
element |
C.M(pg/0.0044A) |
YY2 |
YY3□ |
YY3О |
Pb |
39.0 |
23.7 |
23.5 |
Cu |
14.6 |
10.4 |
10.0 |
As |
40.0 |
22.6 |
15.1 |
Mn |
4.0 |
2.7 |
2.5 |
Pd |
33.8 |
25.8 |
24.6 |
Ni |
17.1 |
14.5 |
14.8 |
Cr |
4.4 |
3.3 |
2.7 |
V |
51.7 |
/ |
31.1 |
2.2 精密度、準確度比較
在各元素的最佳程序溫度下,分別用YY2和YY3□、YY3О橫向加熱石墨管測試各元素的標準工作溶液11次,計算使用不同石墨管測定各元素的相對標準偏差,結果如表3所示。然后用各元素的單一標準工作溶液和機體改進劑及空白溶液,由自動進樣器稀釋成標準系列作工作曲線,在指定樣品處作標準加入回收實驗,各元素的加標回收率均在 98%-104%之間。
表3 YY2和YY3□、YY3О的精密度比較
Table 3 Precision of tested by YY2 and YY3
元素
element |
RSD/% |
YY2 |
YY3□ |
YY3О |
Pb |
2.28 |
2.16 |
1.91 |
Cu |
2.74 |
2.03 |
2.04 |
As |
1.97 |
1.92 |
1.64 |
Mn |
1.81 |
1.92 |
1.80 |
Pd |
2.20 |
2.12 |
2.14 |
Ni |
2.82 |
2.86 |
2.11 |
Cr |
3.11 |
2.74 |
2.36 |
V |
4.77 |
/ |
3.89 |
YY3型管的測試精密度對中低溫元素來說與YY2管基本相當,而對中高溫元素則有所提高。這既是由于YY3型管高靈敏度所致,也與YY3型管基體石墨及涂層質量好有關。
2.3 使用壽命
用中溫元素Mn作測試標準,每次進樣工作溶液20μl,一直燒到管子用壞為止,YY2和YY3□、YY3О石墨管加熱次數均為800次左右。筆者觀察到都是管兩端及上壁易損壞。若樣品中有機成分含量高,進樣孔處易積炭,引起靈敏度下降,精度變差,壽命縮短。溶液酸度太大也減少使用壽命,本文使用的是0.16molL-1的HNO3介質。
2.4 元素的吸收曲線輪廓
圖1為在YY2和YY3□、YY3О 石墨管中,Pb、As、Cu、Mn、Pd、Ni、Cr、V在各自程序溫度下的原子吸收曲線輪廓。
圖1 不同元素的原子吸收曲線輪廓
Fig.1 Atomic absorption peaks of different elements
a—YY2管;b— YY3□管;c—YY3О管
實驗表明,無論是易原子化的元素,還是難原子化的元素,YY3О管的峰面積均優于YY2和YY3□,原子吸收曲線輪廓也較理想。同時,不同的元素,靈敏度提高的程度也不同。靈敏度提高的原因一是由于石墨管兩端帶環,延長了石墨管恒溫區長度,基態原子在石墨管內停留時間變長,濃度增大;再者,YY3О管的電阻稍高,程序升溫性能強于YY3□和YY2。YY3□雖然兩端帶環,也能夠有效提高測試靈敏度,但是電阻低,測高溫元素時,儀器需要功率大,若加熱次數頻繁,有些儀器的斷電保護開關會跳閘,YY2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因此,筆者對高溫元素,沒有進行較多的YY3□的試驗。
3 結束
研制YY型橫向加熱石墨管的目的就是在保證較高分析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分析成本。經過近幾年的摸索實踐,YY型橫向加熱石墨管的技術亦日臻成熟。筆者認為,測試中低溫元素,YY2 、YY3□和YY3О石墨管均可;測試高溫元素,以YY3О石墨管為好。作者相信,在研制者和使用者的共同努力下,YY3型橫向石墨管一定會成為我們分析儀器領域民族產品的一支奇葩。
4 參考文獻
(1) 馬怡載,何華焜,楊嘯濤.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M].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1989.第1、2章
(2) 胡延吉. 原子吸收光譜儀器九十年代前半期的重大發展[J].PE中國快訊.1997, (1):3
(3) 程志臣,王學鋒,陳友祎等. 兩種橫向加熱石墨管原子化性能的比較[J].巖礦測試.2001,20(3):220
(4) 程志臣,楊志杰,陳友祎等. YY2型橫向加熱石墨管原子化性能的研究.李東方主編.微量元素研究進展(第四輯)[M].上海: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