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三聚環保:進軍焦爐煤氣制LNG領域 市場潛力大

作者: 2013年11月18日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量:
字號:T | T
進軍焦爐煤氣制LNG領域,市場潛力大 焦爐煤氣是指用幾種煙煤配制成煉焦用煤,在煉焦爐中經過高溫干餾后,在產出焦炭和焦油產品的同時所產生的一種可燃性氣體,是煉焦工業的副產品。

進軍焦爐煤氣制LNG領域,市場潛力大

焦爐煤氣是指用幾種煙煤配制成煉焦用煤,在煉焦爐中經過高溫干餾后,在產出焦炭和焦油產品的同時所產生的一種可燃性氣體,是煉焦工業的副產品。

主要成分為:氫氣55%-65%;甲烷20%-30%;一氧化碳5%-8%;二氧化碳1.9%-2.3%;氮氣2%-6%等。

噸焦炭產生的焦爐氣約400Nm3,噸焦炭最低可外排焦爐煤氣約200Nm3。

目前我國焦炭年產量約為4億多噸,其中1/3的生產能力在鋼鐵聯合企業內,2/3在獨立的焦化企業;獨立焦化企業每年副產焦爐氣900億Nm3左右,除回爐加熱自用(約占20%左右)、民用及發電、化工利用外,每年外散的焦爐氣約200億Nm3左右。

焦爐煤氣制備LNG,即焦爐煤氣通過甲烷化反應,使絕大部分CO、CO2轉化成CH4,得到主要含H2、CH4和N2的混合氣體,在經過深冷液化可以得到甲烷體積分數90%以上的LNG,是目前開辟新的天然氣資源的新方向。

工藝流程:原料氣首先加壓預熱后脫氯,之后經過兩段加氫轉化,將有機硫轉化無機硫,并經過兩段脫硫凈化后,進入甲烷化工序,在此將大部分CO、CO2與氫氣經過甲烷化反應生成甲烷;由于焦爐煤氣中氫含量較高,甲烷化反應后還有較多剩余氫氣,可補加適量CO或CO2,以增加LNG產量;也可分離出H2,作為副產品銷售或建加氫項目;最終甲烷化后的混合產品氣體,經除水脫碳等凈化后進入低溫液化工序,制取產品LNG。

與常規液化天然氣生產工藝相比,焦爐煤氣制LNG項目的關鍵不同在于甲烷化技術,利用甲烷化技術,可以使液化天然氣產量增加30%左右,并大大降低CO的含量;目前國內可以提供甲烷化工藝的單位有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大連凱特利催化劑工程有限公司、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華西化工等。

此外,我們通過查詢資料,發現使用焦爐煤氣制取LNG的問題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天然氣脫硫問題,相較于常規天然氣制LNG項目來說,常規天然氣僅含無機硫,而焦爐煤氣中含有機硫,脫硫工藝較為復雜,這也是制約焦爐煤氣制備LNG發展的因素之一。

對于天然氣的供需格局,我們的觀點是在需求大爆發的背景下仍將維持供需兩旺,并且由于國內的供給不足導致缺口仍將長期存在;在此背景下,考慮到焦爐煤氣制備LNG的潛在經濟性,如果能夠實現工業化的穩定生產,則將具備較大的潛力空間。

如果我國每年回收外排的200多億方的焦爐煤氣,可得到約70-80億方的壓縮天然氣,對于天然氣供給是很大的補充,同時也是潛在的新市場。

國外代表性的工藝技術有丹麥托普索甲烷化、英國戴維甲烷化和日本日揮焦爐煤氣制LNG技術等,其中丹麥托普索和英國戴維只做甲烷化;國內方面開展工作的有西南化工設計院、大連凱特利催化劑工程有限公司、新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科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華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

1)目前,國內已建焦爐煤氣制天然氣裝置有內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焦爐煤氣處理量設計能力為3萬立方米/時;內蒙古烏海華油天然氣公司一期制LNG項目,處理焦爐煤氣設計能力為10萬立方米/時;云南曲靖燃氣公司制LNG項目,焦爐煤氣處理量為0.85萬立方米/時。

2)此外,今年8月,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與九江煤炭儲運有限公司還簽訂了8億Nm3/年焦爐煤氣甲烷化制LNG項目合同,這也是國內單套最大規模的焦爐氣甲烷化制LNG工業裝置,預計明年7月份建成投產。

結論:因此從新市場+新技術突破角度看,我們認為目前國內的焦爐煤氣制LNG產業化正處于突破前期(已有部分項目運行),因此如果未來能夠成功實現產業化的完全突破,將具備較大的潛力空間。

對于公司進入焦爐煤氣制備LNG領域的優勢,我們認為和公司的技術突破是相關的,從技術工藝看,之前也提到,核心的工藝和技術是凈化工藝和甲烷化生產LNG技術。

凈化工藝環節:由于焦爐煤氣中含有機硫,因此脫硫工藝較為復雜,也是制約焦爐煤氣制備LNG的因素之一,但是考慮到三聚環保作為專業凈化服務公司,已經成功為國內14家LNG項目提供最先進、最前沿的焦爐煤氣凈化技術,并通過干法、濕法脫硫一體化工藝的打造,實現焦爐煤氣深度凈化技術與國際上最先進的甲烷化技術的產業融合;我們認為公司技術對于打破這個制約點是有優勢的,尤其是濕法脫硫新技術如果成功實現工業化的應用。

甲烷化生產LNG技術:原理參見前述,并且目前國外和國內已經有代表性的工藝技術。預期經濟效益良好,繼續跟蹤新技術進展

根據公司預測的經濟效益,建設期18個月,投產后第一年生產負荷為80%,從第二年開始滿負荷生產;達到正常生產能力后的年均營業收入約為78371萬元,年平均利潤總額約為32478萬元,所得稅前的投資回收期為3.89年(含建設期),所得稅后的投資回收期為4.37年(含建設期)。

對于公司的利潤影響,保守假設所得稅率為25%,則項目歸屬于公司凈利潤約為1.24億元,按照目前5.06億股本測算,則貢獻EPS約為0.25元;我們假設項目明年開始建設,15年中期投產,則15年貢獻EPS為0.12元,16年及之后貢獻EPS為0.25元。

我們更新公司盈利預測,預測13-15年公司EPS分別為0.44元、0.58元和0.81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5%、30%和41%,目前股價17.88元股價對應估值分別13-15年40倍、31倍和22倍,繼續建議跟蹤新技術以及應用領域拓展的進度,維持評級。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三聚環保 焦爐煤氣 LNG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