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行業面臨的機遇
中國法律環境正向著有利于資源再生利用的方向傾斜。政府日益重視創建節約型社會,按照循環經濟的思路去發展經濟,人大立法正在加快有關法律體系建設。目前,借鑒國際經驗,針對中國國情,已經把中國循環經濟立法體系建設的任務確定為:
修訂憲法,整合現行憲法關于環境保護的規定,對循環經濟的國家發展戰略做出政策性的宣告。
修訂《環境保護法》,在總則中對循環經濟做出原則性規定,在分則中單列清潔生產和資源的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規定?;虬阎稚⒌轿廴痉乐?、資源與生態保護的章節之中。
制定與《清潔生產促進法》相銜接的《循環經濟促進法》,規定循環經濟的基本方針、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具體的法律制度和責任。
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礦產資源法》等專門性的環境法律,對資源的節約、回收、再用作出特殊的規定;修訂《政府采購法》、《稅收征管法》和《商業銀行法》等法律,在其中納入政府扶持和經濟刺激的內容。
制定和完善循環經濟的專門條例和部門行政規章。為了促進循環經濟的開展,有必要在法律的框架內由政府制定一些條例,并在條例的指導下制定或完善有關的部門行政規章。
我們已經意識到,如果同樣按發達國家已走過的傳統經濟模式,中國要實現發達國家的人均能耗水平將需要3倍于目前地球的資源,這是不可能的。因此,發展循環經濟是中國政府的必然選擇。
總之,人類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感到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也不是無限的。人類社會要不斷前進,經濟要持續發展,客觀上要求轉變增長方式,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生態系統的破壞。在這種情況下,循環經濟是人類發展地必然選擇。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