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政策扶持光伏業復產 過剩產能仍難消化

作者: 2013年11月11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光伏企業發現,近期的光伏市場暖風陣陣,不少企業重新開工,逐漸扭虧。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有10%的中小企業開始復產。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光伏企業發現,近期的光伏市場暖風陣陣,不少企業重新開工,逐漸扭虧。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有10%的中小企業開始復產。

  企業迎來復蘇希望,但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依舊嚴重。專家認為,企業加速建設光伏電站消化產能,而電站卻不能“只建不用”,只有擴大應用市場,才能真正化解產能過剩問題。

  政策扶持企業復產

  受電價補貼等扶持新政的推動,光伏業復蘇的暖風陣陣吹。記者走訪多家光伏企業發現,“饑餓”了好一陣的企業開始接到新訂單,而不少停工企業也重整旗鼓,全面復工,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全國已有10%的中小企業重新開工。

  廣東愛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剛告訴記者,最近市場明顯回暖,近幾個月,公司的訂單很飽和,而眾多小企業也紛紛復產,預計今年全國的裝機量在7~8GW,甚至可能沖到10GW.

  光伏企業三季報也不斷釋放回暖信號。電池組件商海潤光伏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404萬元,單季扭虧;電站企業航天機電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此外,中環股份、隆基股份、向日葵前三季度凈利潤亦大幅增加,分別同比增長1962%、188.07%、123.83%。

  光伏企業近期的“優異”表現,讓市場對光伏業的預期增值,但也有企業對當前的“繁榮”謹慎樂觀。“光伏發電價格補貼政策讓市場重拾信心。”陳剛表示,如今的復工潮主要還是受明年1月1日煤電上網價格下調的影響,企業趕在上網電價下調之前集中上馬。

  據國家發改委的政策,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運的光伏電站項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自用有余上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而全國燃煤機組的上網電價已從今年9月25日起集中下調,平均下調幅度達0.14元/千瓦時。

  產能過剩形勢嚴峻

  療傷中的中國光伏業漸顯復蘇之勢,但業內人士提醒,中小企業重新開工,對市場來說,是弊大于利,對行業整合并非好事,可能造成行業秩序的再次破壞。

  事實上,企業急切復工的背后,依然是“庫存”高企的巨大產能,產能過剩仍是光伏行業頭頂上的一片烏云,短期內很難消釋,更難為步履維艱的光伏業“松綁”。

  據中投顧問數據,今年前3季度,全國光伏業的產能過剩率在40%~45%,為消化庫存,光伏電站的成立速度加快,目前還出現了光伏電站過剩的苗頭。

  另外,光伏電池、多晶硅的產能利用率只有57%和35%,遠低于75%的標準線,產能過剩矛盾日益加劇。

  籠罩在產能過剩的陰霾之下,企業難以邁開步伐,也漸添不少“硬傷”。廣東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國內的產品價格存在嚴重的惡性競爭。企業為了獲得市場,不計利潤,一再壓低價格,一些企業的項目報價比正常水平低15%左右,這擾亂了正常的競爭秩序,也很難保證工程質量,甚至出現不專業的“民工團隊”。

  值得注意的是,處在惡性循環鏈條上,企業難以為繼,而面臨破產的企業終究受“資金”之困,資金鏈也是企業面臨的一大問題。

  一方面,企業“缺錢”受制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收貸。陳剛表示,在市場沒有完全好轉的情況下,銀行全面收貸,民營中小企業根本得不到銀行貸款,企業陷入融資困境。

  另一方面,由于訂單不足、利潤下降等,企業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中投顧問能源行業(行情股吧買賣點)研究員任浩寧表示,江浙等重點監測地區的中小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達85%,這意味著企業已基本無資金可用,如再無訂單,企業將無法運轉。

  光伏電站不能“只建不用”

  “光伏行業這一兩年不會有質的變化,產能還是總體過剩。”廣東佛山三水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吳成貴向記者表示,為消化庫存,化解產能過剩,企業正苦練內功,“勒緊褲腰帶”提升競爭力。

  光伏業的過剩產能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中游,為此,不少企業紛紛進行業務轉型。“國內很多企業正往產業鏈的終端走,保持原有業務的同時,建設光伏電站,使用自己的組件和電池片,為產品找到新的出路。”廣東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日本、南非、緬甸和巴基斯坦等新興市場也在不斷開展大型電站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光伏電站的加速建設,產能也在發生轉移。“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正逐漸從中上游轉移到下游,企業蜂擁轉型至下游產業鏈,光伏電站的過剩也會越來越凸顯。”任浩寧分析認為。

  業內專家認為,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根本在于擴大需求,光伏電站的近期“暴漲”,得益于國家對分布式電站的鼓勵政策,而政策才剛落地,就出現產能過剩危機,根源是目前的電站是“只建不用”。

  集中上馬的光伏電站不能成為擺設,吳成貴表示,我國分布式電站發展和使用還存在實際問題,個體家庭接入時,其資質認定、工商發牌、擔保貸款等問題都沒有解決細則,建議國家盡快出臺政策細則或是操作標準,提前規避可能出現的產能過剩風險,確保光伏行業的產能是被“消化”而不是被“轉移”了。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政策扶持 光伏業 復產 過剩產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