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聯合化工(002217)正式宣布并購觸摸屏模組廠商合力泰,股價在公告當日即封漲停板。
在合力泰完成借殼上市之后,一年前火線入股的深創投又將完成一單并購退出的生意,賬面盈利2.5倍。
根據并購方案,聯合化工向合力泰原股東文開福等其他10名自然人及深創投等法人以4.14元/股的價格增發6.69億股,以收購其所持有的合力泰100%股權。收購完成后,合力泰將成為聯合化工的全資子公司,而原控股股東文開福將持有聯合化工28.14%的股份,成為該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合力泰借殼上市后,上市公司主業在現有的化工基礎上新增觸摸屏、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屏的生產業務。同時,聯合化工還出臺配套融資方案,向其他特定投資者增發9000萬股,融資3.73億元,用于合力泰投資建設觸摸屏和蓋板玻璃的產能。
在這一樁并購案的背后,深創投等其他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通過“快進快出”的并購退出途徑,獲利頗豐。2012年7月,深創投、南昌紅土(深創投管理的創投基金,持股10%)以及光大資本分別以5400萬元、1000萬元及2400萬元入股合力泰。去年底,合力泰完成改制,深創投也由此獲得相應比例的股份。
隨著聯合化工并購案推出,深創投等創投基金也成為此次增發的對象。其中,深創投、南昌紅土分別獲聯合化工增發股4515.43萬股、836.19萬股,光大資本獲增發股2006.86萬股。
若以增發對價4.14元/股計算,上述股份對應價格分別為1.87億元、0.35億元和0.83億元。而按照聯合化工最近市價算,上述股份市值還要更高些。短短一年時間,深創投的投資收益達到246.18%。
事實上,近年來,VC(風險投資)/PE通過A股并購退出的案例并不鮮見。在近一兩年內,這樣的案例越發多見,其中一個原因A股IPO(首次公開發行)關閘,更多擬上市公司IPO無門,進而開始在二級市場物色殼資源。
與此同時,并購退出的回報率也在上升。投中集團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三季度VC/PE通過IPO退出的平均賬面回報率僅僅只有1.9倍,而與此相對的是,三季度VC/PE通過并購方式退出的平均回報率已經達到了2.5倍。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