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十年黃金期終結,鄂爾多斯、神木等地民營煤礦拋售潮起,特別是今年煤市陷入谷底,央企也坐不住,加入煤礦轉讓潮中。
11月8日,是央企國電集團旗下國電燃料公司轉讓持有的平煤長安能源30%股權掛牌到期日,也是央企國投集團旗下國投電力[1.65%資金研報]轉讓持有的曲靖煤炭100%股權掛牌到期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從掛牌轉讓的北交所獲知,截至發稿,上述兩宗股權交易皆未實現。
在國電和國投轉讓煤礦資產、整合此前投資收購煤礦的背后,是發電央企對煤炭資源價值的重新認識及相應的戰略調整。
雙雙受阻
北交所的一系列公告清晰地記錄下國投電力轉讓曲靖煤炭價格一降再降,拋售心切,態度堅決。
第一次轉讓公告在2013年5月3日,中介評估機構給出的曲靖煤炭凈資產29億元,項目掛牌價格也為29億元。僅僅一個多月,國投電力通過北交所發布第二次轉讓公告,掛牌價格陡降至26.1億元。又過了一個月,7月16日第三次掛牌轉讓價格大幅降至20億元。問題是,曲靖煤炭一降再降如此低的掛牌價,半年多來依然無人接盤。
國投曲靖煤炭開發公司號稱位列云南省三大國有煤炭企業,注冊資本5.25億元,礦區內煤炭資源儲量14億噸,煤種主要為焦煤,但公司至今沒有形成生產能力,2012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為零。記者注意到,曲靖煤炭的信息披露中顯示,“公司已取得107.79平方公里的探礦權”,但沒有說明是否具有采礦權。在中國,煤炭開采必須同時具備探礦證和采礦證,即所謂的“路條”。國投曲靖煤炭至今顆粒無收,很可能沒有拿到采礦權的“路條”。
同樣的遭遇還出現在國電燃料公司參股的平煤長安能源項目上。
平煤長安能源開發公司由河南平頂山煤業集團和國電集團燃料公司于2008年5月在陜西合資注冊成立,注冊資金10億元,其中平煤出資60%控股,國電燃料公司出資40%。根據當初的設想,平煤長安將以陜西省彬長礦區楊家坪煤礦的資源開采、銷售為核心,規劃建設的楊家坪煤礦設計能力為600萬噸。原計劃2009年開工,但“路條”申報屢屢不順,至今5年過去,項目仍停滯在前期準備階段。
知情人士稱,“平煤長安能源已拿到探礦證,而采礦證的開工‘路條’還沒有拿到。”幾經磋商,平煤長安能源的股東們希望引進有政府背景的新股東,打開采礦證“路條”毫無進展的沉悶局面。
2012年底,國電燃料公司將其持有股份中的10%轉讓給了民營企業陜西民東投資公司。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