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燒堿和液氯產品價格小幅反彈,似乎讓深陷泥沼的氯堿行業盈利稍見起色。然而,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了解到,這波行情僅屬曇花一現,隨著新增產能不斷釋放,國內氯堿行業盈利狀況可能進一步惡化。“2013年,國內氯堿企業的生存狀況可謂步履維艱。在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監測的73家重點企業中,虧損面過半,實際情況比這個數字還要高,在70%-80%。”一位氯堿企業負責人憂慮地說。
市場反彈屬曇花一現
目前,國內液氯市場保持良好走勢,10月份山東地區承辦第十屆藝術節,交通運輸受到限制,但對于該地市場的走勢反而起到了蓄力的作用,藝術節結束后,該地市場價格開始連續上漲,報價基本在900-1000元(噸價,下同)。
“雖多數地區市場價格都有所上行,但是此次價格上調多為廠家一手操作,缺乏下游支撐。且下游對高價位原料的抵觸情緒增加,市場繼續上行承壓較大,預計短期內國內市場將以窄幅盤整為主,但中長期來看,市場下滑可能性極大。”中國石油東北銷售公司朱處長表示。
與此同時,燒堿市場也繼續上行,受交通運輸及下游需求支撐,華北地區32%離子膜堿主流報價漲至600元左右;高濃度堿主流報價在970-1000元。廠家提價意向較強,市場近期還有繼續上行可能。
“過高的市場價格對于下游產品承受能力形成巨大考驗,加之目前國內供大于求的現狀依舊嚴峻,且近期就有部分新產能即將釋放,對于市場形成壓力,將削弱行情上漲動力。”朱處長說。
PVC市場卻不見起色,電石法PVC價格陰跌不止。氯堿企業裝置開工維持高位,庫存壓力逐步增加,低價競爭越演越烈,實盤價格持續松動。目前西北廠家報價已跌至低位,其余地區廠家出廠報價均有所下調,市場交投氛圍冷清。乙烯法PVC因乙烯單體價格維持高位、貨源供應相對緊張等因素,多以橫盤整理為主。
“受臺風侵襲等影響,華東、華南地區運輸不暢,對當地成交情況有較大影響。另外,北方下游廠家也陸續進入秋冬裝置檢修期,受冷空氣來襲、氣溫驟降影響,市場人氣不足,PVC價格一直處于低位徘徊。”朱處長介紹。
產能過剩難以遏制
過去10年,由于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多數氯堿企業順應市場需求,主要精力集中在氯堿裝置產能擴張、技術提升和裝備完善上,即便前幾年已經出現氯堿產能過剩跡象,部分大中型企業依然爭相擴產;一些中小型企業跟風擴張。
當前,氯堿行業產能穩中有增的趨勢仍在延續。截至2012年底,我國燒堿生產能力達到3736萬噸/年,聚氯乙烯生產能力2236萬噸/年左右。僅以氯堿大省山東為例,今年氯堿產能將直逼1000萬噸關口,但省內只能消耗一半。今年1-9月份,國內燒堿產量2106萬噸,同比增長4.4%;聚氯乙烯產量為1105.5萬噸,同比增長8.8%。
“近幾年,西部大開發速度和規模快速增長,中西部地區規模大的氯堿項目陸續投產,和東部市場形成鼎立態勢。東部沿海省份氯堿行情受到長期抑制和打壓。市場小幅上揚也是杯水車薪,難以扭轉長期頹勢。”吉林寶源化工貿易公司張經理說。
以堿補氯模式打破
隨著燒堿、PVC新增產能的陸續釋放,恢復緩慢的下游需求難以對增速明顯的供應量進行有效消化。在燒堿價格波動、PVC價格低穩的雙重利空局面前,氯堿企業盈利能力明顯減弱。國內燒堿價格雖有小漲行情,但市場仍處于低位震蕩,漲勢難以持續,而PVC市場則延續了去年的疲態,國內氯堿生產企業“以堿補氯”的盈利模式逐步被打破。
受此影響,多數企業主動下調裝置開工負荷,檢修期被動延長。記者了解到,雖然市場貨源供應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燒堿及PVC的社會庫存,但在慘淡的下游需求面前,其價格水平仍未見明顯提升,液氯價格一直低于成本價格200元以上,致使氯堿企業難以再靠單一產品的高利潤來提升企業整體盈利空間。
業內專家指出,產能過剩導致市場低迷徘徊,尤其在產能持續釋放、原料原鹽價格低位以及下游需求不振等利空因素作用下,企業盈利空間喪失殆盡,要想恢復元氣尚需時日。
標簽:氯堿市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