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受到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和國內市場銷售進入淡季影響,10月份以來整體偏弱,大多數化工品種在產能壓力和需求不佳的拖累下,盈利水平出現下降;同時,草甘膦、氨綸等前期強勢品種,隨著企業貨源增加而市場沒有明顯超預期的需求,價格也出現走低趨勢,此前因產能收縮和需求向好帶來的支撐力正在逐步減弱。
數據顯示,10月份重點監測的化工產品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42種,其中漲幅5%以上的商品共9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8.2%;環比下降的商品共有62種,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7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6.4%。其中苯乙烯、粗苯等產品跌幅居前,幅度近10%。對比來看,10月份化工板塊上漲品種數較9月份少12種,下跌品種數較9月份多15種,跌多漲少的格局顯現。
業內認為,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對市場的沖擊力較大。數據顯示,受美國經濟數據低迷和庫存高企等利空因素壓制,紐交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從9月高點至今,跌幅近14%,油價下跌對石化產品的支撐力大幅減弱。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也逐步進入淡季,化肥等品種較為明顯。目前復合肥市場企業開工率不足五成,冬儲新價雖然暫未公布,但市場預計復合肥冬儲價格預計在11月中旬出臺,價降幅在200-250元不等,降幅近10%,或將進一步拖累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強勢品種也出現走弱趨勢,草甘膦較為明顯。單從價格走勢來看,甘氨酸路線原粉主流成交價下調至3.3萬至3.7萬元/噸,個別低端拋售3.2萬至3.3萬元/噸,相比9月份高點每噸4.4萬至4.5萬元,降幅高達25%。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中小企業復工,導致產量提升,數據顯示,10月份草甘膦產量接近4.2萬噸,相比9月份的3.5萬噸,增幅達20%,且后續還有數萬噸新增產能投放。二是海外訂單情況不理想,今年前三季度在環保的刺激下,海外市場訂單下得比較多,目前市場傳聞環保核查可能延期,導致采購方謹慎心態增強。后續草甘膦價格能否扭轉弱勢,主要在于環保力度。目前海外雖有零星訂單開始發往中國市場,但能否涌現更多訂單仍需關注。
總體來看,收縮供給、下游需求穩定可提升化工品種景氣度的投資邏輯依然有效,但同時需注意市場情緒和行業基本面的最新動態情況,現階段市場對漲價概念敏感性較差,淡季來臨又使得熱門品種支持力減弱,不過,在調整過后,仍可布局明年盈利依然向好、或行業拐點向上的品種。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