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或成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傳統上,煤化工一方面對環境的損害比較大,面臨較大的環保壓力;另一方面,煤化工技術一直難有較大突破,在生產過程中并不穩定。因此,近年來國內煤化工的發展一直爭議不斷,相關的政策也搖擺不定,成為阻礙煤化工發展的瓶頸。
隨著產業化試驗等積極因素的增加,在技術創新的推動下,煤化工瓶頸的突破態勢已逐漸明晰。煤化工方面的政策在今年逐漸明朗,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建設、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調整能源替代戰略規劃等政策文件先后公布,現代煤化工獲得了政策上的支持與鼓勵,為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煤化工行業迎來產業拐點
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逐年提高,能源結構存在改善需求;煤炭供給重心逐步西移,未來新疆成為主要增量來源,煤炭運距過長、成本過高,就地轉化存在必要性;煤價回落,煤油比價降低為煤化工提供了可能性。
煤化工產業具有較強的經濟性,一方面,國內煤炭價格一直低迷不振,動力煤價格只有頂峰時的50%,但原油價格一直在歷史高位區域震蕩,由此來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是具備顯著的經濟效益潛力的。另一方面,基于中國能源安全的考慮。國內能源消費形勢嚴峻,預計2015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35%,2020年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60%,以煤炭消費為主的局勢在短時期內難以改變。在現有能源消費格局下,發展煤炭利用清潔、高效的煤化工產業,是降低碳排放及大氣污染最現實的選擇,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煤制天然氣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是中國實現減排目標最現實的途徑。上半年新批項目中,天然氣項目就占一半,而天然氣提價趨勢明顯,將進一步提高煤制天然氣的效益,目前大唐國際克什克騰項目一期、新疆慶華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產。
煤制相關項目將迎訂單高峰期
根據《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年國產天然氣供應能力將達到176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煤制天然氣約150至180億立方米,占國產天然氣8.5%至10%。
據煤化工行業技術人員透露,今年以來10多個大型煤化工項目獲得了“路條”,也激勵了更多煤炭甚至其他行業參與煤化工投資。預計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煤化工項目設計、施工企業將迎來訂單高峰期。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中國擬在建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約有39個,設計總產能達1765億立方米/年,相當于中國2011年天然氣總產量1.72倍。
投資策略:
安信證券認為,至2015年前后,煤化工的規模化將成為拉動煤炭消費的新動力,屆時煤化工耗煤占煤炭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引領煤炭行業進入新上升周期。在煤化工規模化之前,煤炭行業過剩格局延續,煤價仍將在底部徘徊,行業整體缺乏趨勢性機會,持有全產業鏈公司仍是相對安全度過行業周期低谷的最佳選擇。我們相對看好中國神華、蘭花科創,直接參與新型煤化工業務的公司主要有中煤能源,但對業績的貢獻仍需等待。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