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熱潮是一觸即發?還是熱情已退?
傳統石油化工受到美國天然氣化工的嚴峻挑戰,煤化工成本較低,是否能成為中國化工企業的新天地?但是化工盈利能力下降,煤價下行,都會影響業主的融資能力。煤化工是否能真正崛起,這是投資人關心的問題之一。
煤制烯烴優勢明顯甲醇制烯烴需要產業鏈競爭力
我們認為煤化工發展的合理性在于:節省煤炭運輸成本,實現油和煤之間的套利;下游管制風險少,且產品空間大;而現在推動煤化工的催化劑在于抵消煤價下行風險;技術逐步成熟;地方投資積極性高。煤制烯烴的一體化優勢,能確保其較高的回報率;甲醇制烯烴的盈利波動較大,需要延伸上下游產業鏈。
預計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資本開支3459億,2020年產能占中國27%
我們預計到2020年,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的產能將達到1531萬噸,為中國全部產能的27%,期間需要帶動總投資3459億。長期看面臨資源和排放壓力,應該不會持續增長。但可能會對整個東北亞的石腦油法烯烴產生部分替代。
個股提示:中國化學、中國石化
個股提示: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主要相關公司包括中國化學(買入)和中國石化(買入)。中國化學是新型煤化工EPC領域的領軍企業,3個正在運營的煤制烯烴項目中,公司承攬了所有煤氣化訂單以及大部分凈化和甲醇合成訂單。中石化計劃大規模進行煤化工的投資,我們認為中石化項目盈利能力強,有利于公司長期發展,因此看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