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7、8月一輪反彈后,作為基礎化工品的純苯提前入冬,兩周價格下調5%。兩周內中石化純苯掛牌價兩次下調共計500元幅度達到9000元/噸,商家由此開始考慮跌破該水平的機會。同時企業庫存水平增多,從近期單日平均庫存來看,中石化庫存量從前一周的平均2.7萬噸達到目前的3.6萬噸,整體上升近萬噸,給予企業下調理由。
分析師指出,國內純苯市場在10月中旬開始正式進入下行,其中拉低市場的原因包括企業價格下調及外盤走低,而貨源量增加,包括進口貨源量較大是主要下拉因素之一。
此外,外盤表現不佳,全球性需求面疲弱,使得歐美亞市場整體下滑,亞洲外盤下滑使得進口水平趨近9100元/噸附近,暗示后期成本線相對目前偏低,加之前期做空商家近期考慮補充低價貨源交付合約而做出的待跌姿態,市場向下運行的機會仍較大。
后期另一主要利空在于需求面預期下降,國內較多苯乙烯裝置均運行于60-80%負荷,至11月萬華一套60萬噸/年MDI裝置停車,均影響需求量,其他下游包括環己酮及己內酰胺均出現疲弱走勢。以上裝置因素在11月仍將產生利空影響。由此預期純苯市場下行仍有較大可能,跌至年內低點的機會較大。
在下游方面,各純苯下游品種價格上漲乏力,其中,苯酚供應商及進口商入市意愿大減;苯胺行情持續低迷,因下游需求平淡。
標簽:純苯市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