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研制生產的檢測儀器,整體達到國際20世紀90年代初中期技術水平,但是高端需求主要依賴進口。國產儀器給一般用戶的印象是產品可靠性差、精密度低、工藝水平不高。
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是一個各行各業大發展的年代,從一窮二白的閉關鎖國發展到現在GDP高居世界第二。上海交大孟憲忠教授語:“這是一個豬都能飛的年代!”在這樣的時代大潮中“圈錢”“快速致富”幾乎成了每一個人的人生目標,這就導致了專心于產品、專注于技術的儀器企業鳳毛麟角。打開大多數儀器廠家的產品目錄就會發現,擁有幾十個、上百個產品的企業比比皆是!蘿卜快了不洗泥,浮躁的心態是造成整個行業水準不高的核心原因。
松下幸之助說過:“經營的最終目的不是利益,而只是將寄托在我們肩上的大眾的希望通過數字表現出來,完成我們對社會的義務。企業的責任是:把大眾需要的東西,變得像自來水一樣便宜。使顧客常受益,乃是企業獲益的最大源泉。
從49年建國開始,經商被中斷了幾十年。中國當代的商人,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經營的理念完全靠自我摸索,重新學習,這必然會有一個過程。經營儀器企業的人也未能免俗,大多把追逐利潤作為企業的最終目的。這種本末倒置的經營哲學,很難產生出好的產品。
造成檢測儀器質量不佳是個很復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產品設計開發不到位,工藝文件不完善;
2、沒有形成良好的行業產業鏈;
3、內部品質保障體系不完善;
基于儀器行業的本身的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要解決產品質量不高的問題非常繁瑣復雜,這樣艱巨困難的過程更需要一個很好的心態來支撐。擁有一顆沉靜的心、擁有長期投入的理念,把滿足社會需求,制造出精良產品為企業最高目標,把利益的獲得僅僅當做一個結果。當儀器生產企業的每一個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的時候,精美的檢測儀器必然會在中國的大地上一個一個的誕生出來!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