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市場震蕩偏弱,粗鋼產量持續高位,市場供應壓力較大,下游用鋼行業平穩增長,但需求有所分化。本周全國冷軋整體弱勢向下調整,跌幅在50元/噸左右,但跌后成交仍未見好轉,目前正處月底,商家資金壓力相對較大,出貨意愿強烈,但考慮現部分市場價格基本處于年內低點,繼續下調空間有限。 一、市場行情回顧 現貨市場價格一覽:據中國鋼鐵現貨網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5日全國24個主要城市冷軋價格延續弱勢,全國24個監測的市場整體下跌幅度10-70元/噸; 0.5mm冷軋卷板平均價格為4668元/噸,其中上海、 成都城市下跌10-20元/噸。整體較前周初價格下跌27元/噸,1.0mm冷軋卷板平均價格為4433元/噸,其中上海、成都等4個城市下跌10-20元/噸;整體較周初價格下跌18元/噸。本周冷軋價格整體弱勢向下,個別城市跌幅擴大,主導鋼廠價格差異縮小。商家出貨壓力增大,但市價跌后成交并未明顯好轉,加之月底資金壓力增大,后期市價或有進一步下探的可能。 庫存及需求變化:據中國鋼鐵現貨網數據監測顯示,本周統計冷軋總量163.97萬噸,較上周減少0.09萬噸,較上月同期增加2.3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1萬噸。從地區庫存變化來看,23個市場有7個市場的庫存小幅回升。從周環比幅度變化來看,華東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呈現增加趨勢,西南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呈現減少趨勢。 本周市場,全國各主要市場價格穩中下跌,成交情況一般,終端需求平穩釋放。華東市場冷軋價格弱勢下行,本周杭州市場武鋼資源跌幅達70元/噸,受市場庫存驟增,商家出貨意愿增強,但下游需求有限,整體成交不暢,商家銷售壓力較大;華南市場冷軋價格窄幅偏弱。現1.0mm柳鋼冷卷最低報至4150元/噸,但跌后成交仍未見好轉,且主導鋼廠之間的價差也在不斷縮小。而華北天津市場暫穩觀望,商家操作較謹慎,跌價出貨意愿不強;綜合考慮,目前正處月底,商家資金壓力凸顯的情況下,不排除市價進一步調整的可能。 原料價格與鋼廠政策:進口礦方面:普式指數下跌2.5美元回升至132.5美元,港口現貨報價小幅走低,港口現貨成交不旺,商家恐后市風險,部分下調報價意在刺激鋼廠拿貨,短期盤整偏弱有限。國產礦弱勢持穩,下游成品材漲跌互現,鋼企按需采購,下游鋼市震蕩趨弱,礦石市場缺乏上行動力。鋼坯市采購價格窄幅趨弱,截止18日,唐山地區主導鋼廠普碳150方坯報價2970元,低合金150方坯現款含稅價為3090元,比上周跌30元。成交弱勢延續,下游采購較猶豫,市場信心不足,操作熱情減弱,料短期弱勢難改。 鋼廠調價方面:本周河北鋼鐵集團、馬鋼冷軋品種也平盤而出;10月21日包鋼出臺板材產品訂貨政策,對冷軋訂貨價格下調60元,現SPCC材質1.0mm冷卷訂貨價格為4610元,含稅價格,不含優惠,9月16日-10月15日結算價在訂貨價基礎上遞減200元。此外,河北鋼鐵等鋼廠在結算政策和完成比例的商戶也存在不同幅度的優惠讓利,鋼廠或平或降的操作風格折射出市場的不景氣以及對后市不確定性的謹慎心理,對于現貨市場來說,也表明成本支撐力度有所減弱,不排除后期有套現的可能。 二、影響下周價格走勢因素分析 下游需求 九、十月份汽車、家電等下游大部分產品的需求有好轉跡象,但由終端市場向現貨市場的傳導過程卻顯得較為緩慢,導致現貨市場并未出現“金九銀十”。 雖然匯豐制造業PMI創7個月新高,制造業上升勢頭明顯,但由于冷軋市場直供的特性,大部分生產廠家多從鋼廠直接訂貨,也使得現貨經銷商處于較為尷尬的境地。 上游產量 自7月份以來國內冷軋產量連續三個月上升,至9月份創下新高。截至10月底全國24個重點城市冷軋庫存量為157.05萬噸,周環比上升0.16%,月同比上升0.73%,季同比上升1.16%,年同比下降1.44%。一方面是接連上升的產能,另一方面是持續增加的市場庫存。據了解,十一國慶節后,各地市場新到資源逐步到貨,市場庫存連續增加,商家銷售壓力加大。 資金狀況 央行連續三期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令市場對未來回籠預期升溫,加劇了市場的謹慎。月末市場再度進入周期性緊張,大行資金融出意愿下降,加上近日大量財政存款上繳流出、央行逆回購退出后令市場資金的謹慎情緒升溫,共同推升資金面再度進入緊張。 三、結語 綜合上述,鋼廠資源陸續到貨,商家壓力增大,且整體資金緊張局面并沒有緩和,隨月底的到來越發緊張。另外,商家方面觀望情緒濃厚,多數商家更是探底伺機而行。而隨著國家環保整頓力度加強,后期鋼廠檢修或有增加。但對后期行情,市場看跌情緒濃厚,建議商家保守操作。【文/趙特中國鋼鐵現貨網(2013-10-26】 Tag:SPCC冷軋,1.0mm冷軋 |
標簽:不銹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