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推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化工企業關閉工作,關閉城鎮人口密集區內和涉及“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化工企業。而對于一些具備先進技術,只因資金不足、場地受限、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影響安全問題的中小化工企業,通過入住化工園區,解決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消除安全隱患,意義重大。
中小企業在我國的化工企業占多數,90%以上的化工事故發生在中小化工企業,安全問題突出。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管理水平較低,安全基礎薄弱;二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工藝裝備水平普遍較低;三是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從業人員素質低;四是事故救援水平低。
而化工園區可為入園中小化工企業解決安全問題。這是因為:一是化工園區要求進行科學的安全規劃,從本質安全角度有計劃地調控園區企業的各種生產活動,從根本上避免發生事故造成群死群傷的連鎖效應;二是園區的統一規劃及入園優惠政策,可保證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基本投入;三是園區內具有完備的應急救援設施體系和專業的人才隊伍,能全方面防控事故,為企業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四是化工園區有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在安全指導、安全培訓、應急救援等方面更有保障。另外,多個化工企業合理聚集在同一園區內,具有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優勢,降低危險化學品儲運過程中的泄漏、逸散等環境風險。
但是,由于園區自身發展不足和機制不完善,制約了我國中小化工企業進入園區。
其一,安全規劃、產業規劃仍不完善。第一,從全國來看,化工園區建設過多、過密;第二,園區產業發展方向不明確,類型差別較大的企業集中在一個區域內建設,循環經濟發展優勢沒有得到明顯體現。
其二,安全管理能力較弱。一是部分園區安全工作協調能力弱,缺少專職安全人員,未設置專門的安全部門,在安全檢查、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手段,不能很好協調企業之間安全管理工作;二是應急救援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園區未對入駐企業的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裝備進行詳細統計和統一協調利用。
其三,安全生產人才匱乏。部分園區擔任安全監管職責的人員不具備專業技術背景,難以勝任專業性較強的安全監管任務。
其四,引導中小化工企業入住園區的有效機制不完善。許多中小化工企業不滿足安全生產條件并非因技術落后,而是資金、場地、布局等客觀條件限制。目前,化工園區對入園的大型企業優惠力度大,而對中小企業限制過多,缺乏有效幫助。
為此,為了突破當前困境,化工園區首先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注重安全規劃。第一,要依據安全標準和規范,整體規劃應考慮企業內部危險場所的安全距離,還要根據當地自然、氣象、地理等條件的特征,合理布局企業,科學規劃臨近企業之間的安全距離,防止此生事故災害。第二,應依據國家產業政策要求、行業發展方向和園區整體性安全規劃要求選擇入駐企業,嚴格入園制度,合理布局園區內上下游企業,控制安全距離,從源頭上消除化工園區存在的安全隱患。
其次,健全完善化工園區安全管理體系。一是設置綜合管理部門,統一園區監管和危機管理,實現監管向服務的轉變。二是建立安全規劃評價體系,嚴格按照建設項目安全生產“三同時”進行管理。三是建立多元化應急救援管理體系,設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實現救援資源共享,提升整個園區的應急救援能力。四是實行危險工藝自動化控制,制定周密的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制度。五是建立園區安全系統網絡平臺,辨識出企業自身、企業相互之間存在的危險源及安全隱患。六是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專業知識培訓,形成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訓法規制度和管理體系。
最后,還應建立健全對中小化工企業進入園區的引導和扶持政策。強化服務,努力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圍繞園區總體發展戰略,對于成長性好,技術先進、符合環保要求,特別是為園區龍頭企業配套的中小化工企業,在稅收減免、土地優惠、資金支持等多方面制訂優惠政策,利用園區的資源整合功能和產業集聚效應,快速找到發展支點,著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