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消息,經歷了艱難的IPO財務核查,260多家企業由于業績等原因主動撤回材料。而隨著2013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相信會有更多企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問題暴露,不得不選擇暫時中止沖刺IPO的步伐。面對艱難的市場環境,當下的擬上市公司都“生活”得怎么樣呢?經濟導報記者選取各個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了調查。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處江蘇省新沂市,北與山東臨沂相鄰,該公司是國家定點農藥生產企業,是國內農用殺菌劑龍頭企業之一。技術創新推動清潔生產
翻開利民化工的發展歷史,公司能在短短20余年,從一個瀕臨破產的縣級小廠,發展成為目前國內屈指可數的殺菌劑龍頭企業,客戶遍及全球,奧秘何在?10月21日,導報記者驅車趕到位于江蘇省新沂市的利民化工進行調查。
利民化工總經理李新生表示,公司之所以能在行業發展中穩步向前,主要源于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兩大原動力。利民化工技術改造的步伐一刻都沒有停滯,公司先后完成了數百項技改項目。其中,代森錳鋅閉路循環干燥裝置、粉體分布料倉等多項技術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李新生說,20年間,公司充分利用兩次廠區搬遷機會,從工藝技術、裝置水平、節能環保、綜合基礎管理等方面,實現全面提檔升級。在第一次搬遷過程中,公司通過技改解決了主要產品生產過程中物料輸送因暴露而產生的浪費和污染問題,實現了密閉生產。同時,集中實施了生產污水凈化中水回用、代森錳鋅閃蒸噴淋水循環利用等工程,生產用水全部閉路循環,節約了大量地下水資源,由此促進了公司循環經濟模式的初步建立。公司的第二次搬遷,則重點攻克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控制、全封閉、連續化操作,實現生產控制水平現代化。環保、安全成為生命線
來到了利民化工位于新沂經濟開發區的新廠區,記者看到,與傳統的化工企業不同,該廠區空氣并沒有明顯的“味道”,廠區內綠化也做的很好,各種花草樹木郁郁蔥蔥,蝴蝶蜜蜂穿梭其間。在利民化工的車間,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清潔的廠房,完全自動化控制的流水線設備。車間內幾乎見不到工人,控制室是人員最多的地方。
利民化工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張清華告訴記者,環保與安全一直是公司的生命線,作為精細化工企業,利民化工嚴格遵照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扎實做好環保和安全管理。公司自成立以來從未發生過大的環保、安全事故。
有關資料顯示,利民化工最近3年購建環保設施的資金投入為4400余萬元,用于環保設施運行及維護投入的費用也高達4300余萬元。未來3年,公司計劃環保投入不低于5000萬元。
這毫不吝嗇的環保投入,在利民人眼中卻是十分自然的事。在企業掌門人、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看來,傾注環保事業,不僅源自企業對于發展綠色化工的執著追求,更源自“不僅僅給自己,最終還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藍天”的綠色承諾。
為了進一步了解公司的污水處理情況,記者分別查看了公司的生活污水處理池、工業廢水處理裝置以及環保監測控制室,并仔細查看了各個管道的出入口。記者發現,利民化工的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均已實現封閉化管理,在經過公司分級集中處理后,這些已經處理好的廢水再由惟一的管道通往新沂市污水處理廠進行進一步處理。這條管道上有環保局安裝的流量表。
為了不讓任何污水流出廠區,利民化工嚴格實行雨污分離,雨水通過市里公用管道排出,污水一律進入污水處理廠。
在利民化工,記者發現,如今企業產值即將突破7億元,其廢水產生量反而比產值不足2億元時大幅度下降了40%,無聲的數據見證了企業為治理廢水所付出的努力。與國際巨頭合作日益加深
“由于目前招股書沒有公布,所以具體財務數據不方便透露。但我可以負責的說,公司目前一切運行正常,產品供不應求,各車間開工很足。”張清華向導報記者表示,由于公司管理規范,質量可靠,拜耳、杜邦等國際巨頭加大了與公司的合作力度。
張清華說,跨國公司對合作伙伴的要求特別嚴格,不僅表現在產品質量、價格上,他們還十分關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包括質量控制、安全管理、環保與清潔生產,并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考察,包括職工的宿舍、食堂、廁所等他們都要測評打分。與這些國際巨頭合作,絕不能出現任何環保問題。“拜耳等國際巨頭,一旦確定合作關系,就會是長期、穩定的,而且采購量較大。這對公司今后的快速發展起到拉動作用。”
對于公司的發展前景,張清華表示非常樂觀。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政府對環保工作越來越重視,這就預示著那些規模小、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將會在未來幾年被大量淘汰,而且整個行業的進入門檻提高了不少,這對利民化工等規范企業形成利好;二是國際市場仍然有很大潛力,特別是非洲市場,他們的農業多處于較低水平,發展潛力巨大,農藥市場前景廣闊;三是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中國城鎮化,勞動力價格將大幅上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將會取代部分人工作業;四是目前中國的農藥企業集中度很低,優質企業存在大幅擴張的機會。2011年,先正達、拜耳、巴斯夫、陶氏化學、孟山都和杜邦六大農藥公司的總銷售額為358.84億美元,占全球作物保護用農藥市場的81.53%。同年,我國農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945.30億元,前10大公司銷售收入還不到45億元。綠色環保引爆新一輪發展
隨著我國對化工行業的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大量的小化工廠由于三廢排放不合格將被關停,政策紅利必將傾向于注重環保建設的企業,行業發展將趨于集中化、集約化。
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總經理李新生信心滿滿。他向記者表示,由于利民化工產品質量過硬,在踐行綠色生產、履行環境保護等社會責任方面不遺余力,公司在國內訂單不斷增長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多跨國企業的青睞,新一輪的發展就在眼前。
相關資訊